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学者:美国“言而无信”,中美当前不该通话

京港台:2023-2-20 22:54| 来源:世界新闻网 | 评论( 26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学者:美国“言而无信”,中美当前不该通话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题)去年11月在印尼首度与美国总统拜登会晤。(新华社)

  中美“气球事件”后美国开始降温,拜登表示,美国将继续与中国接触,并且希望与中国领导人通话。有中国学者称,美方言而无信,中美领导人当前通话时机不合适。

  “纽约(专题)时报”先前报道,美总统拜登本月16日就中国高空侦察气球事件做出阐释后表示,美国将“继续与中国接触,正如我们在过去几周里所做的那样,并且希望与中国领导人通话”。

  澎湃新闻报道,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就此指出,领导人通话需要创造条件和气氛。但美方言而无信,去年巴厘岛会晤(习拜会)后,美方不仅加大在科技问题上对华施压,还继续在台湾(专题)问题发起挑衅,近期也未能处理好“飞艇”事件,“目前,通话的时机恐怕不合适”。

  吴心伯指出,“飞艇事件”让中方认识到,当前美国国内存在一股强大而活跃的反华势力,他们会抓住各种机会,不管是偶发或非偶发的事件,用以攻击中国,损害两国关系。同时,从“飞艇事件”也能看出,拜登政府管理国内政治的能力较弱,很容易被反华势力的政治炒作牵着鼻子走。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关系的脆弱性和波动性比较高。

  他提醒,这对中方的启发是,降低对中美关系的预期,提高危机意识。即便双方前期已就一些特定议程做好安排,我们(中方)也要做好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负面冲击和变化。

  他说,美国总统拜登、副总统哈里斯(贺锦丽)的表态开始寻求给事件降温,外加这次也是美方主动要求与王毅会面,这些迹象表明美方或不打算就该事件继续纠缠。这次王毅与布林肯见面意味着“飞艇事件”告一段落,双方都有意愿翻篇。

  吴心伯表示,“飞艇事件”逐渐平息后,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值得关注。一是,双方还能否朝着去年11月中美巴厘岛会晤的共识继续推进。具体而言,包括恢复(两国高层官员)部分交往。例如,推动美方提出的布林肯、美国财长叶伦访华,以及中方一些官员访美。

  另一方面,中美之间的联合工作组能否处理好双方共同关心的具体问题,能否取得更多突破和进展也有待观察。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9 17:0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