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35岁已"太大",60岁还是"低龄",荒诞感这不就来了?

京港台:2023-2-23 09:16| 来源:九派新闻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35岁已"太大",60岁还是"低龄",荒诞感这不就来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日两个名词“低龄老人”和“银发红利”,引起了社会激烈争论。

  这两个乍一看十足矛盾的词组,对于绝大多数不研究人口学等相关学科的人而言,显得有些古怪。

  对于正处于严重年龄焦虑当中的人来说,更是显得十分刺眼。

  

  银发老人 图源:视觉中国

  【1】

  到底有没有“低龄老人”这一说

  “低龄老年人”确实不是一个生造的词汇。

  人口学中,年龄在60到69岁的人,被认定为低龄老年人口。

  然而,这个词汇往往给人一种感受,仿佛要置老年人于一种赶鸭子上架的窘迫,又好像有人拿着大喇叭在催:才60岁,你还年轻,还可以创造价值,该继续干活了!

  在就业市场上,35岁已经“太大了”,60岁又还是“红利期”,荒诞感这不就来了?

  确实,以当下人们的平均寿命和健康水平来看,60岁并不是一个孱弱的年纪,当然可以继续发光发热,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担当“红利”的名号。

  但反过来说,人们并不是为了成为经济学家口中的“红利”而劳作奔波,人们为的是生活,甚至为的是事业和理想。

  客观理性剖析“低龄老年人”这个词,可以说,这并不是鼓催一批尚有余力的人继续工作,而是让老年人活出自己的精彩。

  讨论的方向,原本应该是如何给老年人更多的机会、更大的空间、更方便的途径,让他们看到更多希望,点燃他们的生活热情,让他们在这个社会有更多的“存在感”“主场感”,有更多发光的舞台,在社会活动中找到自身意义。

  而不是被嫌弃、排斥乃至遗忘……更不是去讨论甚至去强调“他们还能创造多大的红利”。

  

  工作中的老人 图源:视觉中国

  【2】

  人是自己的目的,不是别人的“红利”

  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积极”两个字异常关键。

  这意味着,人口老龄化不是一个被动应付的麻烦,而是国家现代化必然面对的课题。

  以此观之,老年人不是社会的负担,应被视为社会的财富;老年人也不是社会的拖累,而是可以活得精彩,能够继续实现人生价值的。

  那么,所谓“银发红利”,首先是为老年人创造红利。

  党代会报告还强调,“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报告通篇充满着对老年人的关爱,而贯穿其中的价值是非常清晰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是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别人的“红利”。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中国已经告别“人口红利”许久。

  “人口红利”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由此带来的劳动力充分供应。但在高质量发展时代,那种经济发展方式根深蒂固的“路径依赖”,必须从思维深处破除了。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归根结底是促进社会的活力,促进人的活力,而绝非深入挖掘老年人的“劳动潜能”。

  我们不知道,白发人还能创造多大的“红利”,但我们知道,如果真的想要他们创造更多红利,首先不要把他们当成“红利”,而是该当成社会尽力支持、关心的对象。

  

  工作中的老人 图源:视觉中国

  【3】

  要谈“老有所为”,先解决“35岁焦虑”

  无需媒体催促,许多老年人本身就有自立自强的想法。

  一篇报道显示,有62.1%的60-65岁低龄老人想再就业。

  职场中连“35岁以上”的人都快容不下了,又怎么容得下“低龄老年人”?

  他们中还有很多人,忍气吞声得到了一份别人挑剩下的工作,脏的累的收入少的,还是没有劳动保障的。

  就在上周,一个60岁的某通快递分拣工,在凌晨三点五十分左右,因心脏骤停猝死在岗位上。

  当地人社局表示,60周岁本身不属于劳动者范畴,如果没缴纳工伤保险,就不能认定为工伤。

  

  60岁快递分拣工岗位猝死 图源:微博截图

  如果低龄老年人需要工作来赚取面包和尊严,那么即便催促他们去工作,他们得到的工作也可能只是“四面透风”,带来的煎熬甚至多于庇护。

  如果低龄老年人连再就业甚至择好业都谈不上,又怎么能指望他们在根本没有得到多少劳动机会的情况下,指望他们创造更多价值呢?

  这不是将来的低龄老年人所想要的未来。低龄老年人“老有所为”的未来,不应该是六十多岁了还在和年轻人抢体力活的未来,也不应该是比拼谁更能吃苦更能熬才能获得工作的未来。

  要想真正解决问题,首先要解决眼前愈演愈烈的年龄焦虑,乃至背后深层的年龄歧视。

  只有当人人不再为三十五岁“无可为”而焦虑之时,才有可能谈人人不再为六十岁“无可为”而焦虑。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2 10:3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