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挺俄态势浮现 学者轰:不长记性的民族最可悲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届满一周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持续支援乌克兰,中国与俄国结盟的态势也浮上檯面。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胡伟曾在去年 3 月就预言,美国将藉战争重获世界领导权,力谏习近平(专题)切割俄罗斯总统普丁(Vladimir Putin)。胡伟 24 日再次发文,直言俄乌战争结局日益明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进退维谷,没有多少迴旋空间了,「一个民族不长记性,才是最可悲的」。
胡伟去年 3 月中旬发文称,俄乌战争将会使美国重新获得西方世界领导权,并提升在非西方世界的影响力,其他国家不得不选边站并产生从众效应,「台湾(专题)也将加入反华大合唱」,中国将更加孤立,以此劝谏「中国不能与俄罗斯总统普廷绑在一起」,需要儘快切割。这篇文章惹怒北京当局,遭到中国全网删除。
本月 24 日,俄乌战争届满一周年时,胡伟再度于中美印象(US-China Perception Monitor)撰文,直言事态基本上是沿着自己当初的预测发展。胡伟指出,美国总统拜登突访乌克兰,是近几十年首度有美国总统踏进一个没有美军控制的战区,并非只有「象徵性意义」或是 5 亿美元军援,而是拜登在基辅公开宣布普丁的征服战争失败了。
他认为,拜登访乌克兰代表战争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战后世界格局将发生颠覆性变化,目前的联合国构架将被重塑,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不再,「中国的外部环境将更为凶险」。
胡伟也谈到,联合国大会就俄无条件撤军进行表决,乌克兰、美、日、德等 57 个国家联合提交决议草桉,共获得 141 票赞成,即使俄国努力拉拢,也不能改变国际社会人心向背的基本面。
胡伟表示,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并无效力通常也无法兑现,但体现的是道义力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像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最后落得四面楚歌、土崩瓦解。「世界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一个国家无论大小,都不能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背道而驰。
对于中国提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胡伟认为,这份文件不会对于解决俄乌战有实质影响,「却对中国在未来国际社会立足产生重要后果」,尤其在俄乌战结局日益明朗下,中国进退维谷,几乎没有多少迴旋空间。
胡伟总结,历史没有如果,没有后悔药可吃,只能汲取教训,勿一意孤行,切忌重蹈覆辙。每个决策者都难免犯错,智者与愚者的区别在于能否「吃一堑,长一智」,能否及时纠错,及时止损,俄罗斯民族过去走的弯路已经够多,学费白交了。一个民族不长记性,才是最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