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民企接不到订单 叹外贸大门已关上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据报道,在各种负面因素影响下,有中国大陆民企表示接不到海外订单,感难外贸大门已关上。
在中国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举行前夕,明报今天刊登大陆贸易专题,指出随著疫情结束,经济复甦成为“两会”最受关注的话题。
报道表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今天,民营企业贡献了超过6成的国内生产毛额(GDP),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基石;尽管中国大陆严格封控的疫情时代已经过去,但海内外订单却并未如期而至。
报道举例指出,在沿海制造及外贸大省福建,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3,鞋服纺织、食品等轻工产品销往海内外,但根据该报记者的实地探访,当地不少制造业民企表示,这几年“大家都不好过”。
他们表示,去年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年,2月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衝击全球产业链,加上阴晴不定的中美关係如迷雾笼罩海峡,疫情在反覆之中又迎来爆发,以致企业的外贸和内销都受到影响。
报道引述省内一家大型鞋厂负责人说,“很多像福建省内这样的小企业,以轻工和基本消费品为主,看似好像天马行空,(世界局势)跟我们没什麽影响,但是只要是有做海外业务的,国际关係在发生变化的时候,比谁感受都快。”
这位负责人又说,“上面有什麽政策在变、不能往哪下单了,外面有什麽风吹草动,直接反映到订单上来……就像去年,大家很清楚整个大的环境会有很多挑战,大会小会调研的时候都有在说。当时很多人说这个事情好像没那麽夸张,到Q4(第四季)的时候,整个数据就出来了。”
报道又引述泉州某大型鞋材厂负责人说,俄乌战争导致欧美品牌撤出俄国,只剩下中国品牌,这令温州企业去年赚了很多,但同一时间,来自欧美的订单减少了,且是大陆外贸企业普遍面临的情况。
据报道,晋江一位鞋厂老闆感叹,“外贸的大门已经关上了。”;也有莆田市大型製鞋企业说,外贸出口不景气、国外升息等因素导致需求缩减,以致他们的订单也减少了。
报道表示,由于出口不佳,以内销为主的企业渴望“内循环”政策可以刺激内部消费,但他们又担心,百姓捂紧钱包。
有厂商指出,“大家都不敢消费,钱都存著,要不就是拿去提前还贷。需求没跟上,我们也不好做。老百姓要消费,取决于收入预期、消费结构,花钱一看需求、二看他对未来是不是有足够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