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 辟谣“炮弹掺沙”

京港台:2023-3-5 01:51| 来源:齐鲁网·闪电新闻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 辟谣“炮弹掺沙”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山东威海“靖远”舰遗址第一期水下考古调查1日获评2022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威海是甲午战争终战之地,为探明威海湾甲午沉舰现况,2022年8月至10月下旬,山东省水下考古中心联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和威海地方文博机构开展了“靖远”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确定了沉舰锅炉舱、艏弹药舱、艉弹药舱的位置,基本摸清了沉舰残骸的整体情况。

  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王泽冰介绍,此次发掘共出水各类文物201件,以铜制品最多,铁制品和木制品多为船体构件,皮革制品为鞋垫、胶垫。出水的弹药、瓷质洗涮盆、锅炉耐火砖、舷窗框等文物与其姊妹舰“致远”舰遗址一致,其中两箱完整的哈乞开司37毫米炮弹亦为国内首次发现。

  

  发掘出水的210毫米克虏伯炮弹

  在TG3中发现了210毫米克虏伯炮弹1枚,是迄今为止水下考古发现口径最大的炮弹。王泽冰表示,通过以上关键出水文物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可基本确认其为北洋海军“靖远”舰;同时,这些出水文物揭露了更多的战争细节。“我们其实发现现场并不是像之前传说的,有很多的炮弹里面掺杂沙子或者其他东西,反而大量的弹药其实是比较先进的,很多都是从英国直接订购的;另外我们在现场发现大量弹壳,说明在当时战争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反击行为”,王泽冰说道。

  

  “靖远”舰遗址地理位置图

  “靖远”舰遗址发掘出水的大批文物充实了甲午战争研究的实物资料,必将推动近代海军史、甲午战争历史研究再上新台阶。同时,“靖远”舰遗址是百年前甲午战争的实体见证之一,它的成功发掘将极大丰富总体国家安全观刘公岛教育培训基地的展陈和教学内容,推进文旅融合,以更震撼人心的方式激励广大社会民众回望历史,铭记教训,发愤图强。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6 13:2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