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法院是否可借助人工智能判案? 最高法:可辅助办案

京港台:2023-3-9 11:19| 来源:红星新闻 | 我来说几句


法院是否可借助人工智能判案? 最高法:可辅助办案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段时间,人工智能程序ChatGPT火爆全网,据报道,一些外国法官在审判时已开始使用ChatGPT提供的答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国际合作局副局长何帆3月8日在接受《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活动时表示,在中国法院,人工智能可以辅助法官办案,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代替法官裁判。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国际合作局副局长何帆 据中国法院网

  何帆在访谈时表示,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担忧,认为法院办案负担那么重,技术发展那么快,未来会不会有“机器法官”,“机器裁判”会不会有碍公平正义的实现。

  他说,去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开创性提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五个基本原则,其中之一就是“辅助审判原则”。“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司法裁判始终由审判人员作出,裁判职权始终由审判组织行使,司法责任最终由裁判者承担。’换言之,无论疑难杂症,还是简单案件,最终决定判多少年、赔多少钱的都应当是人类法官。相信这个文件发布后,大家就不会再担心出现‘机器法官’了。”

  在谈及人工智能目前在法院的应用时,何帆介绍,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范围很广泛,既有信息回填、智能编目、法条推送、文书纠错等事务性辅助工作,也可以为法官提供类案推送、证据筛查、风险预估、偏离度预警等实体性帮助。但是,实事求是讲,实体性的应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人工智能能不能用来分析研判疑难案件、预警提示重大证据瑕疵,还需要我们做很多“打基础”的工作,不能盲目乐观、好高骛远。最高人民法院目前也正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依托海量的司法大数据资源,推动建立面向司法语境的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提升机器理解、学习法律知识、裁判文书、司法逻辑的能力,为司法人工智能长远发展提供支撑。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3月8日的访谈中,何帆还向大家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的交互式对话产品——超写实数字人“正义”。何帆说,经过深度学习,其对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内容已经非常了解,可以回答任何关于报告的问题。

  在回答今年最高法的工作报告与往年相比有什么新特点时,超写实数字人“正义”说:“报告中将‘坚决守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专列一章,阐释了人民法院以正确司法理念指导司法实践,用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新时代司法回应人民关切的积极作为。”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 03:3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