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警告中国把供应链当武器 晶片电池5领域有风险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美国国家情报首长海恩斯(Avril Haines)8日发表「年度威胁评估」报告,当中警告,中国将利用在全球供应链的支配地位当做额外的武器,增加其政治和军事力量。
报告指出,中国在半导体、关键原料、电池、太阳能板和制药等技术领域,在全球供应链居重要地位,「若中国政府能够熟悉利用在这些市场的主导性,来取得政治和经济利益,可能对美国和西方制造、消费产业构成显着风险」。
这份报告指出,中国已在利用其在供应链的支配地位,迫使外国企业和国家向北京转移技术和智慧财产;经济与军事力量并用,取得区域和全球影响力。报告说,「中国政府能够利用在关键全球供应链的支配地位,试图达成其目标,儘管此举并非不会反而要自付代价」。
若中国能够夺取台湾(专题)可能会尤其危险,「可能会有广泛影响,由于台湾居先进晶片生产主宰地位,此影响包括扰乱全球半导体供应链」。
半导体方面,报告说,中国在新建新晶片厂上,居全球领先地位,计画在2024年前兴建数十座半导体厂,其中大多数是生产较旧型、更成熟的技术。儘管2019年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能仅佔11%,但是预期到2025年将提高到18%;中国因西方国家出口管制而面临的困难,使其聚焦于较低性能、标准化晶片技术,可能成为在这领域的主力,最终使得一些买家更依赖中国。
在关键原料方面,报告指出,中国在稀土等若干战略原料的开採、处理上的主要地位,对美国而言是一大弱点,中国可利用对这些关键原料市场的控制,以限量取得商业优势,或者当做政治或贸易纠纷的工具。这些受中国控制的原料供应长期受干扰,将导致短缺,影响美国和西方民用、国防生产制造。不过报告说,中国限制这些关键原料的出口,也会加速全球协调、开发非以中国为主的替代来源。
其他令美国忧虑的供应链领域是电池、制药和太阳能板制造。设于中国的公司可望在2025年控制全球65%的锂电池市场,此供应链所有环节都是中国居主宰地位。制药上关键的「活性药物成份(API)」,40%是中国生产,在太阳能板制造各阶段,中国的全球市占率现在已经超过80%,未来几年即将提高到超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