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审美疲劳”:中国主旋律电影票房下滑的背后

京港台:2023-3-30 03:59| 来源:ABC中文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审美疲劳”:中国主旋律电影票房下滑的背后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乒乓》成本3.5亿人民币,在中国大陆累计上映超过30天后,票房仅达到1亿元人民币。(Source: Weibo)

  热爱电影的中国留学生亚瑟·陈(Auther Chen)曾经看过许多主旋律影片,但大荧幕上的爱国主义宣传和中国社会当下的经济现实让他感到“不适”。

  今年26岁的陈先生就读于墨尔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他说自己一直以来对于主旋律影片都很“讨厌”,而身边一些朋友对此类影片的感觉从兴奋到疲惫,直到“不想去看”。

  “这几年内外形势都不是很好,经济下行,疫情的打击,加上与国际的脱钩,年轻人内卷,大家对于整个社会未来的信心是不足的,”陈先生告诉ABC中文。

  “现实中,个人生活越来越累,越来越差,大屏幕上的电影却灌输这种很热血很热情的事情,其实这就形成了一种反差,很多人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对这个东西慢慢不感冒了。”

  今年2月下旬,主旋律影片《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简称《中国乒乓》)正式在澳大利亚上映, Event、Hoyts和 Village等主流院线均有上映。

  但现实是,《中国乒乓》这部斥资3.5亿人民币的影片未能绝地反击。在中国大陆累计上映超过30天后,该片的票房仅达到1亿元人民币,不足投资的三分之一。

  “所有的主旋律电影都给我说教式,灌输式的感觉,一旦理清里头这种逻辑关系之后,就会对这种电影有一种天然性的不适,某种程度上,就抹杀了电影本身的那种内核,” 陈先生说。

  “我是不愿意为那个电影买单的,就算很多人说这个东西你忽略它的爱国主义情感,你只去注重它的特效什么的。

  “你让观众一直看看个两三年,观众可能就会觉得恶心了,就跟原来文革时候看那个样板戏一样对不对?”

  为什么观众不买账?

  作为一部由邓超、孙俪、许魏洲等中国明星出演的主旋律电影,《中国乒乓》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处于低潮期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在海归教练蔡振华的带领下,在1995年天津世乒赛上大获成功的故事。

  “说实话我更期待《中国足球》,《中国乒乓》这个电影一眼就知道什么内容,没有新意,不仅仅是主旋律,还有电影本身的质量,” 瑞恩·王(Ryan Wang )说。

  王先生目前在中国南方的一所大学就读计算机专业,他说自己身边的影迷都已经对主旋律电影感到“审美疲劳”

  “我对于主旋律的题材并不是特别感冒…… 或者说是有些反感,”王先生告诉ABC中文。

  “我觉得这种电影差不多得了,太多了,之前还有《中国女排》啥的,再拍属于硬整烂活了。”

  数据显示,中国在去年国庆档期票房和观影人次,均属于大幅下滑。《平凡英雄》、《钢铁意志》和《搜救》票房成绩都不理想,不及2021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根据中国电影票房统计平台艺恩数据的资料显示,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最高的前20部影片中,主旋律电影不在少数,其中票房最高的影片是《长津湖》和《战狼2》,分别获得57.7亿人民币(约12.6亿澳元)和56.8亿人民币(约12.4亿澳元)的反响。

  此外,名列前茅的还有《我和我的祖国》和《红海行动》等影片。

  并非所有人认为主旋律影片表示反感。墨尔本一家区块链公司华人员工的希尔·王(Shell Wang)说,她并不在意影片是否包含了主旋律。

  “因为疫情[期间]大家都很闷,然后出了好多主旋律的电影,我倒是还好,我的国内的朋友说工作已经很累了,没想到在电影院还要受教育,我能理解他们,” 她说。

  主旋律电影的发展轨迹

  

  因出演《战狼2》而再度名声大噪的演员吴京成为中国民族主义宣传的代言人。(Source: Weibo)

  中国电影历史上不乏主旋律题材的影片,但到了2017年《战狼2》的爆火,开启了爱国主义电影数量和票房的快速发展期。

  此后,2018年春节档期的《红海行动》,也借着市场的春风,拿下36.3亿人民币(约7.9亿澳元)的票房。

  2019年上映的主旋律电影更是空前密集。从《我和我的祖国》到《攀登者》,再到《中国机长》等,都取得了可观的票房成绩。

  因出演《战狼2》而再度名声大噪的演员吴京赫然成为中国民族主义宣传的代言人。

  他在中国电影界的个人票房成绩名列第一,突破300亿人民币(约65.6亿澳元)。

  此后,“战狼”一词甚至被用来形容中国外交方面的强硬姿态,“战狼外交”成为了在西方对华政治中的常用形容词。

  据中国官媒财联社报道,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2021年透露,中国电影业在五年内将拍摄50部主旋律题材的影片,总投资在150亿至200亿人民币左右。

  英国诺丁汉大学媒体研究专业副教授包宏伟博士表示,现在很多主旋律电影都是大制作高成本的“大片”,这和政府的扶持有重要的关系,同时迎合了中国社会逐渐上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

  “但是大片和大餐一样,观众的接受是有限度的。随着大片的泛滥,观众容易产生视觉和审美疲劳,”包宏伟博士说。

  “尤其是在疫情创伤之后,整个社会处在一个恢复和过渡期,这样的时候口号式内容空泛的影片容易失去原有的吸引力。”

  包宏伟博士说,主旋律题材的电影未来在中国还将会有一定的市场,因为国家政策的扶持等原因为制作团队带来了资金和院线排片的优势。

  “但是中国电影产业必须意识到观众审美水平的上升和审美趣味的多样性,”他说。

  “口号式投机取巧的影片以及靠音效特技获取眼球效应的影片已经不能够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审查的后果

  

  2017年《战狼2》的爆火开启了爱国主义电影数量和票房的快速发展期。(Source: Weibo)

  中国电影审查的总结 – 两句话 在中国,一部电影的从拍摄到上映要经历不同单位层层的审查,但是根据中国2017年3月颁布施行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对于电影中不能包含的内容的条例非常模糊,审查机构有较大的自主权进行解读。

  作为一名资深影迷,王女士认为,容易过审也是主旋律电影近年来在中国盛行的原因之一。

  “[电影人]可能也是没有办法,他们都是在国内的那个氛围里,然后他们必须要遵守一些法规,有些题材可能过于敏感,”王女士说。

  香港浸会大学电影与政治关系学副教授吴国坤博士认为,中国目前严格的审查制度对电影的取材带来限制,电影人在审查制度下的只能通过创意寻找出路。

  “国内的人士大概都知道红线在哪里,虽然有审查的压力、题材方面的限制甚至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反而他们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他说。

  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及亚洲研究学高级讲师的王盼博士表示严格的审查制度和自我审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主旋律电影的发展空间,缩小独立电影和外国影片在市场中的占比。

  “中国的审查机关是非常严谨的,"王盼博士说。

  “任何违背主流意识的内容,比如说'黄色'的、政治敏感性强的,以及一些畸形的审美——在官方眼中同性恋或者是男性女性化等等…… 都很难通过。”

  吴博士表示,西方受众在观赏中国影片是,更希望看到的是“地道”的内容,以及艺术形式上的创意,而不是中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输出。

  “中国电影要把它包装成一个软实力,还有一段路要走。”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4 16:3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