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董明珠“开除”孟羽童后,格力还好吗?

京港台:2023-5-18 12:07| 来源:有意思报告 | 我来说几句


董明珠“开除”孟羽童后,格力还好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我希望她能在我身边,(我要)把她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

  2021年10月,格力电器(以下简称“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在中国制造业领袖峰会上说出了这席话。她要培养的,是年轻的秘书孟羽童。

  言犹在耳,格力和孟羽童却在近日接连确认,孟羽童已从格力离开。

  更令人意外的是,当全网几乎都知道孟羽童与董明珠分道扬镳后,突然有格力市场部员工对媒体披露,孟羽童离职的真正原因是“经常旷工参加商务活动,接私活”,违反公司纪律且未有改进,终被“开除”。

  一个天才少女遇见商界铁娘子、或将续写企业传奇的故事,狼狈收尾。

  明珠遇到了羽童,最后什么也没有发生

  自36岁进入珠海海利空调器厂(格力前身),即将迎来69岁生日的董明珠,已经在格力度过了近半生。

  对外界来说,董明珠和格力,二者是可以划上等号的。

  她的名字和形象照几乎出现在所有与格力品牌和产品相关的地方,她说,“企业负责人为产品代言,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当然,更省下了大笔营销费用。

  而孟羽童进入格力时,身份是董明珠在职场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中亲自选出来的秘书。履历鲜亮,浙大保送生,曾参与《一站到底》《神奇的汉字》等多个综艺。

  但她也只是一个22岁的职场新鲜人。“第二个董明珠”,光环何其沉重。

  当时刚入职格力两个月的孟羽童对此公开回应,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女孩,一个打工人,很幸运能遇到很好的老板和平台。

  但董明珠的表态迅速在舆论发酵下,为孟羽童贴上了世界500强企业“接班人”的标签。

  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当时评论称,这是董明珠为了直播带货、孵化网红而制造的一场炒作。常被评价为“口无遮拦”的他,这次似乎说得有一点道理。

  没过两天,主体为格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明珠羽童精选”抖音号进入大众视野,格力小孟正式亮相,表示会在该账号上与大家分享格力的产品。

  千瓜数据显示,2021年11月25日-11月29日,该抖音号粉丝从1万增至10万。不过相比之下,月初登上热搜的孟羽童似乎收获了更多流量,她的个人抖音号在三天内从30万涨粉至100万。

  产业评论人张书乐并不认同“接班人说”或“直播网红说”,在他看来,前者草率,后者表面。孟羽童更像是董明珠为格力选定的全新代言人,以更新她自己长期以来为格力代言而形成的品牌形象。

  他解释道,年轻一代正在成家立业,他们是格力空调必须争取的核心消费群体。如果聪明、年轻、有活力的孟羽童能够成为“董明珠第二”,也就意味着格力是一个保留着巨大想象空间的地方,是一个对年轻人高度友好的品牌。

  但距离“明珠羽童精选”账号启用不到半年,孟羽童就被传离职。

  去年四五月间,有网友称孟羽童可能因直播带货能力差而被解雇,孟羽童在个人账号否认传闻,称“在老老实实打工”;董明珠也为她澄清,表示孟羽童的工作是“标准秘书”,直播也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公司“义务劳动”。

  但没过多久,孟羽童竟然真的渐渐淡出了已拥有230万粉丝的“明珠羽童精选”直播间。2022年8月,该账号头像的明珠羽童双人合影,换成了董明珠的独照。

  关于她离职的消息依然不时流出,她也曾半严肃地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谁再说我离职真的会揍人”。

  到了今年4月,董明珠在直播中透露,孟羽童已经不做秘书,在做视频了。孟羽童则在社交媒体回应,正在市场部“轮岗”,这里的工作不仅是自己感兴趣的,也是职业规划的真正方向。

  言下之意,做董秘也好,做直播也罢,都不是她最有意发展的方向。

  事情走到今天,“明珠羽童精选”更名为“格力明珠精选”,孟羽童不仅“离职”,甚至被前东家曝出职场负面消息,以开除收场。

  有行业内部人士批评称,格力管理严格,员工爆料大概率是得到了董明珠的授意。对于一个只有两年不到职场经历的年轻人来说,“开除”二字显然会影响孟羽童的未来职场生涯,这番表态显得有些“刻薄”。

  而孟羽童自成名以来,在小红书、抖音、微博等平台已积累近350万粉丝,也似一直在运营自己的网红身份。

  有媒体统计,其2022年8月以来的小红书内容中有19条商务广告。企查查显示,以“孟羽童”为经营者的“天津市滨海新区云账户孟羽童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制作工作室”在今年2月成立,但尚无确切消息证实此孟羽童即彼孟羽童。

  对此,张书乐表示,当孟羽童失去了董明珠和格力,变回了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后,如何维持这些流量就成了她需要面对的问题。

  至于董明珠和格力,多位专业人士指出,孟羽童的离开,并不会对其造成任何实质影响。即使是董明珠退休,她作为格力代言人的形象也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停留在消费者的认知之中。

  失去孟羽童,或许只是单纯宣告董明珠打造“董明珠第二”计划的落空,格力真正要面对的焦灼远比这来得大且难以突围。

  格力,早就卖不动了?

  空调的夏日旺季将至,格力却似乎正在经历多事之秋。

  五一假期的第一天,格力“悄悄”发布2022年度及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假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长期被看好的格力迎来了三年来的首次跌停。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格力电器实现总营收1901.51亿,同比增长0.26%;归母净利润245.07亿,同比增长6.26%。今年一季度,格力电器营收354.56亿元,同比增长0.55%;归母净利润41.09亿元,同比增长2.64%。

  总体看来,格力只能说是增收力度不足,业绩并没有那么差劲。

  冲击股民信心的,其实是格力公布的年度分红方案力度不及预期/2022年格力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10元(含税),加上2022年度中期时曾分红过一次,当时每10股派10元(含税),即全年分红为每10股派发20元(含税)。

  而这一数字,在2021年是30元。格力此前也一直以“高分红”著称。

  即使是跟老对手美的集团相比,格力的分红水平也被超越了,美的2022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发现金25元(含税)。

  也是在文初提及的那场助孟羽童出圈的制造业领袖峰会上,董明珠曾说,格力1996年上市募资50亿,但至今已经给股民分红1000亿,这是一个上市公司的责任。她接着说,上市公司不是靠圈钱来发展,是靠自己的创新。

  如今,不仅分红没能让股民满意,就连所谓的创新,也显得有些乏力。

  事实上,空调老大宝座,早在前几年就差不多易主了。

  “好空调,格力造”,在董明珠的强力背书和对品质的严格把关上,格力一度在家用空调业务上力压美的。

  美的财报中披露的是暖通空调总收入,其中包括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等,而格力只披露家用空调收入。即便如此,2018年格力家用空调业务收入1557亿元,美的空调业务营收还不到格力的一半。

  但那之后,格力家用空调业务的荣光不再。2020年,美的暖通空调收入达到1212亿元,比格力家用空调多出了30多亿。到了今年,二者的差距已经拉大到了150多亿。

  当然话说回来,空调卖不动了是普遍现象。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空调零售市场遭遇了三连降。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指出,空调市场已经进入换新购买的存量市场时代,加上需要安装作业的空调对于地产行业具有高度依赖性,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空调消费势必受到显著影响。

  关键是,空调对于格力,是远比美的空调业务要命得多的存在。

  2022年,格力的空调营收占比从2021年的70.11%升至71.36%,生活电器、工业制品、智能装备、绿色能源等业务占比都在5%以下。而整个空调业务,只占2022年美的总营收的43.8%。

  这也就引出了格力这几年在转型上的问题,多元化业务始终没能做出像样的成绩。

  造手机也好,搞新能源也好,还有半导体、医疗健康,甚至是进军预制菜领域,没有一个能够成长为格力在空调之外的真正第二增长曲线。

  美的不仅在空调业务上赶上了格力,小家电业务更是做得风生水起。消费电器业务营收占比接近四成,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也有8.7%的份额。

  “格力是一家好公司,但是一家未来发展动能不足的好公司。”刘步尘解释称,每年净利两百多亿、净利率行业领先的格力电器,无疑是一家好公司。

  但相比美的、海尔等主要竞争对手,格力在空调之外的多元化业务上进入较晚,且产品不具备较大竞争力,加之从空调延续而来的偏高的定价,使其多元化业务迟迟打不开局面。

  对此张书乐也表示认同,格力业绩不理想是在多元化创新方面出现了失误,不断跟风新领域带来了较大的试错成本。

  那么,主业被追赶、副业没起色的格力还有机会“翻盘”吗?

  刘步尘表示,从整个家电行业看,增长空间恐已不大,但从消费端来看,格力空调相比对手依然拥有毛利高这一“杀手锏”。但是,降价不是一个可以随便使用的手段,通过大幅降价抢夺市场只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仅有损董明珠多年来苦心营造的格力品牌形象,更会引发资本市场对于格力盈利能力下降的担忧。

  格力要补的功课,似乎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完的。

  在明珠羽童结缘的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中,董明珠曾评价孟羽童有一种“一定要把事情做成”的“强势”,而一向被评价为“强势”的她,不知能否再次带领格力走出当下的困局。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 23:0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