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鼠头”被实锤后 绝味鸭脖更惨了...已不可逆

京港台:2023-6-21 03:31| 来源:顶尖广告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鼠头”被实锤后 绝味鸭脖更惨了...已不可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这两天看到一个故事:

  鸭子走过食堂,看着学生盘里的菜,伤心地大哭:"妈妈,你死的好惨啊"。

  地洞里的老鼠跑出来,指着鸭子说:"你TM瞎哭啥啊,那是我妈"!小鸭子终于开心地笑了。

  最近沸腾全网的“指鼠为鸭”事件终于实锤了:是老鼠头,不是鸭脖!

  

  图源:@人民日报

  谁能想到肉眼能轻易分辨的鼠头,居然吵了半个月,震惊高校圈、设计圈、熟食圈、外卖圈.......

  

  图源:沸点视频

  最后举全网之力给出真实答案,真破圈传播。

  让我想到了一个千古难题:如何证明我妈是我妈,我爸是我爸。

  只能说当初多重鉴定有多信誓旦旦,现在打脸的声音就有多响。 现在这事表面上已经尘埃落定,但故事好像还没结束,背后令人细思极恐的东西还有很多: 比如鼠头被发现,但是鼠身又去哪了?

  从学校到相关部门指鼠为鸭者,如何做到公然颠倒黑白,集体造假?

  

  图源:新浪热点

  还有最惨的绝味鸭脖。

  “鼠头”事件实锤后,学生可以申请10倍赔偿。绝味鸭脖看似沉冤得雪,但这半个月来遭受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已经不可逆,这两天还因为卖惨营销翻车。。。

  

  

  

  1.

  就在老鼠头一锤定音的当天,绝味鸭脖发了条微博,喊话终于沉冤得雪,同时感谢网友支持,还发放福利。

  

  图源:@绝味鸭脖

  用内行的话来说,这一波就是卖惨营销。 按理说,绝味被误伤半个月,出来发声无可厚非,给消费者送福利也是好事。

  但没想到这一波喊冤卖惨,反而唤醒互联网记忆,引发绝味其它槽点被扒,被骂得更惨。

  

  比如吐槽价格的,有人形容其为鸭脖刺客。

  

  

  还有网友扒到鸭脖的黑历史,认为绝味鸭脖的其它翻车营销并不冤。 一年绝味为给双十一做宣传,在旗舰店上线的海报引起争议:

  一个穿短裤的女性,躺在床上带镣铐双脚分开,图片辣眼睛,文案同样让人想入非非:鲜嫩多汁,想要吗?

  

  图源:今晚报

  后来绝味鸭脖还在微信推送文章《我不搞预售,我就是玉兽》,配图是打码的大卫裸身雕像,摘要配的是“这几个月我提前来了,味足’量’更大”。

  

  

  图源:微博网友

  绝味鸭脖这两则涉黄的广告,后来因为触犯《广告法》,被罚了60万。 看来卖惨营销在绝味鸭脖好像失灵了,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时机不对,如今大众的关注点是事件背后的利益,而绝味的“卖惨”显得有些突兀;其次绝味赤裸裸的带货,未免暴露出营销操之过急。

  2.

  不可否认绝味鸭脖这波躺枪,惨是实惨。

  且不说这事是不是在鸭脖店里吃到鼠头,而是学校搞出的事。

  明明可以找鸡头猪头做背锅侠,但偏偏人家就盯上令人馋涎欲滴越嚼越有滋味的“鸭脖”。

  那说到鸭脖,不是想到绝味就是周黑鸭。

  当时是鸭是鼠还没定论时,“鸭脖鼠头受害股”就先出现。

  从6月5日开始绝味股价下跌,相关话题还登上热搜。 当然绝味会躺枪,除了“鼠鸭之争”风波,没有一个网友是无辜的。

  在这段时间里,万能的网友,通过玩梗、AI绘画、设计周边的方式推波助澜,在无形中加强了老鼠和鸭脖的联系。

  游戏玩家考你眼力,让你辨别谁是鸭谁是鼠。

  

  图源:微博网友

  文案大师造词玩梗“指鼠为鸭”,“鼠鼠我鸭”。

  

  图源:微博网友

  生物学网友,一言不合发明新生物鼠鸭鸭。

  

  图源:微博网友

  民间绘画师,用AI制图鼠鸭。

  

  图源:微博网友

  民间设计师使出义乌的速度,把“鼠鸭周边”安排得明明白白。

  

  图源:微博网友

  有生意头脑的,干脆直接开个鼠味鸭脖。

  

  图源:小红书网友

  所以看见鸭脖就有阴影,在座的也有责任,不断为“指鼠为鸭”贡献热度,将“鼠”和“鸭”捆绑营销形成联想。

  3.

  事实上,在品牌圈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并不少见。

  因为名字不吉利的:科罗娜Corona撞名新冠(coronavirus),60天蒸发了20个亿。

  因为大众混淆产品名和品牌名的:小布丁大布丁雪糕抽检不合格上热搜,伊利蒙牛躺枪。

  因为打人者穿了同款衣服:Boy London被列入“远离这类穿搭人群”的黑名单。

  绝味鸭脖和老鼠头事件,造成大家闻“鸭”色变,也是这个道理。

  虽然大家嘴上说绝味没有做什么,却要遭受无妄之灾,但是身体却很诚实地拒绝鸭脖。

  

  多少人现在看鸭脖,都有种在看鼠头的感觉,只能敬而远之。

  用现在的网络语来说:一旦代入这个设定,就走不出来了。

  可以说至少在短期内,绝味要被踢出“鸭脖”群。

  

  绝味无辜中枪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品类=品牌”是一把双刃剑。

  好事是如果你能在某个品类脱颖而出,就会成为消费者心中的首选品牌。

  坏事是品类一旦出现危机,就会殃及头部品牌,很难挽回了。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往往是通过一个具像的品类了解的。

  当一个品牌成为品类第一之后,品牌跟品类的命运,就是息息相关:

  品类兴则品牌兴、品类亡则品牌亡。

  所以想必很多人如今看鸭脖的心情,就跟看完315曝光老坛酸菜,再吃老坛酸菜泡面一样,多少会觉得隔应。

  康师傅、统一看了都要偷笑:这剧情我熟啊

  脚尖上的酸菜,对康师傅、统一造成的影响多大,想必大家都见识过了。

  315事件后,统一和康师傅股价跌了。

  疫情非常时期囤货,毒气也难敌脚气。大家哪怕搬空超市饿肚子,不买老坛酸菜都是大家最后的倔强。

  

  图源:微博网友

  最惨的还是统一。

  毕竟提到康师傅,大家条件反射想到的是红烧牛肉面。

  老坛酸菜味泡面不是康师傅的唯一,只是之一。

  但统一就不一样了,要知道老坛酸菜泡面曾为统一贡献一年40亿元的营收,早就被刻进统一的DNA里。

  以至于康师傅被评价跟风推出“康师傅陈坛酸菜牛肉面”后,统一打出内涵广告:“有人模仿我的脸,有人模仿我的面”,

  很多人也是通过这个广告,记住了统一的老坛酸菜牛肉面。

  

  图源:d爱享时

  统一,早已成老坛酸菜方便面品类的代名词。

  过往宣传有多疯,反噬就有快,哪怕是曾经的爆款,也会砸了自己的脚。

  说到底,绝味就是拿了统一的剧本。

  鸭脖和绝味绑定也太深了,让消费者在潜意识中为鸭脖品类品牌烙上不信任的阴影。

  统一怎么不会想到,没有被康师傅打垮,但输给了一脚酸菜。

  绝味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没被周黑鸭干掉,而是毁在高校食堂的一只老鼠头上。

  品类危机一但发生,就如同推倒消费者信任的多米诺骨牌,短期内品牌的形象很难回去。

  所以说打败你的,有时候真不是同行。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16 00:0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