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自费建桥收费被判,非法官不懂法也,乃不敢判无罪

京港台:2023-7-10 09:55| 来源:郝律师推荐好律师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自费建桥收费被判,非法官不懂法也,乃不敢判无罪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讲真,作为一个法官,对“自费建桥收费”是否属于“寻衅滋事罪”的“强拿硬要”,应该有足够的水平可以判断是非。

  别说法官,就是找个老百姓,把《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好好看几遍,也不至于认为本案符合“寻衅滋事罪”的第三款。

  第二百九十三条 【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本条基于1979年《刑法》的流氓罪而来,本处的“强拿硬要”,是指没有任何依据的、像流氓行径一样的“强拿硬要”,而本案建桥收费完全有依据,不想付钱可以绕道,且整个收费才5万多,定刑事案件,实在是荒唐。

  所以,本案曝光后,各界一致口诛笔伐。

  “天理国法人情”是最高法、最高检自2019年就不断倡导的观念

  2019年10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17日召开的第七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提出,树立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刑事司法理念,准确把握刑事政策,突出打击重点;正确适用刑事法律,兼顾天理国法人情。

  会议指出:“刑事审判不能对民意无动于衷,搞机械司法,也不能被舆论所左右,搞舆论审判。”最高法提出,必须严格公正司法,坚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同时,司法绝不能背离人之常情、世之常理。

  

  2021年1月,在第十五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上,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强调,“检察办案决不能只守住形式‘不违法’底线,必须将天理、国法、人情融为一体,情同此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真正、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你看,我们的最高司法机关,早就这么倡导了。但问题是:地方法官的工资,是谁来发?

  最高院前法官缘何为主审法官讲情?

  各个刑辩律师群里,大家本来立场一致地讨伐该法官。——不过,7月9日下午,最高法前法官黄应生的一篇文章,引发了争议。

  黄应生前法官写了一篇文章,为该案审判长孙利辩解,称“别再过多责难法官”:

  1、“在扫黑除恶背景下,法官判处全案18名被告人缓刑,已属不易”;2、15名被告人投案自首,且部分律师做有罪辩护;3、法官判决引发众怒,反而可能坏事变好事,反向督促当地政府来建桥。

  该文迅速引发了诸多刑辩律师群的激烈讨论,诸多律师旋即反驳:

  1、二战纳粹的战争,其他人只是跟随者,就只应由希特勒一人负责?

  2、法官是独立审判,老百姓认为自己有罪而自首,你就可以昧着良心判决?部分律师水平不够做有罪辩护,法官就可以免责?

  3、“昆山龙哥”案,引发了司法界对以往“轻视正当防卫”的适度纠正,难道龙哥杀人还杀对了?

  黄应生作为前法官,他是基于“现实环境”而讨论的;而其他律师,是基于“应然”的前提来讨论的。

  黄应生前法官没有说得太直白,——因为法律人都懂,——潜台词是:在扫黑除恶背景下,该法官有胆量判无罪吗?!换你你敢吗?

  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根本问题不解决,今天有个浮桥案,明天还得出个铁桥案,后天就还有个天桥案。

  批评法官“违背情理”当然没错;只是要追问:

  法官为什么会“违背情理”?

  换了你去做法官,你敢不敢来个无罪判决?

  不敢深聊的问题

  2016年7月某日,我深夜加班;忽然看到两高三部的文件《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法发〔2016〕18号),看到题目,我有点想哭。

  “以审判为中心”?难道刑事诉讼不就应该一直是“以审判为中心”吗?可是到了2016年,我们还在强调这个。

  其中第一条、第二条的首句分别是:

  “一、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二、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证据裁判要求,没有证据不得认定犯罪事实。”

  第十五条全文是:

  “第十五条、严格依法裁判。

  人民法院经审理,对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依据法律规定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按照疑罪从无原则,依法作出无罪判决。”

  这些原则,难道不应该一直以来,就作为我们刑事诉讼的裁判常识吗?

  我们刑辩律师为什么累?

  把道理跟法官掰开了、揉碎了,法官就算打着盹审案子,也听明白了。

  可是,我们刑辩律师及当事人们,得到我们应该得到的判决了吗?

  沏一杯清茶,沉默。

  法官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一直以来,如果我们不够“以庭审为中心”,那我们是以什么为中心的呢?

  法律人,都不必动脚趾头,都明白。但我不敢明说。你们自己心里揣测就是了,不必明言。

  所以,今天,当我们看到一份又臭又烂、定罪说理部分只有198字的“寻衅滋事”判决书(判决书请见我的第二条推文),而最高院的前法官,却说:别再过多责难法官!

  黄应生前法官说的没错。他说了真话。

  可众多律师对他的反驳,也是出于真心。有谁是为了责难而责难呢?无非是过不了心中的是非正义的槛,呼求公正而已。

  最后问一句:百度百科显示,该案主审法官孙利,冒名顶替上大学,仅仅获得党内警告处分,——这不应该开除吗 ?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31 11:2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