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颜宁之问”是一个好问题吗?人们在期待什么?

京港台:2023-7-12 00:26| 来源:红星新闻 | 评论( 19 )  | 我来说几句


“颜宁之问”是一个好问题吗?人们在期待什么?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人们还是想看到,这个社会中有一些人,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去够头顶的月亮

  近日,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在个人微博上讲述了最近参加博士生推免面试时的经历,引发了关注。

  她说,最近参加了一次博士生推免面试,能进入这一轮面试的基本是国内生物医药领域所能招到的资质最好的本科生和硕士生了。在常规问答之外,她问了几乎所有人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大意是:10年后,如果你成为一名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拥有所有需要的所有资源,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

  

  但是20多位同学,却没有一位的回答让颜宁眼前一亮。据她说,他们的回答要么是没想过,要么过于具体,要么太泛泛。

  那么,颜宁之问是不是个好问题呢?翻译一下颜宁的问题,可能就是电视节目里最常见的那句——“你的梦想是什么”。当然,这个梦更具体,不是“成为亿万富豪”或“登上更大的舞台”之类,而是结合你的志向和专业,你希望做出一个什么了不起的成就。这个梦或许遥远,但并不是虚无飘渺,它应该让人垂涎欲滴,也让人跃跃欲试。

  我们并不清楚在场的学生具体是怎么回答的,但颜宁并不太满意,这些学生似乎都不太会“做梦”。有意思的是,这本是个面试问题,却成为了一个公共话题,在网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因为颜宁特意强调,这些学生是领域内“资质最好的本科生和硕士生”,于是此刻他们成了年轻学术群体的代表。他们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成了“科研工作者应该有什么样的志向”“科学研究应该解决什么问题”的一个观察视角。这是一些宏大的命题,也很值得探讨。

  颜宁之问,透着“月亮与六便士”的反差,也在当今的舆论场显得另类。如今人们常见的新闻,有名校生去当“赶鸟员”,海归(专题)成了城管,物理学博士去了街道办等等。当然,并不是说这些人生选择有什么问题,每个人的境遇不同,做任何选择都可以,舆论也早已习惯。

  但是,人们似乎还是期待,在这些拥有最聪明大脑的人当中,见到一种理想型的人格:纯粹是出于对科学的好奇,就要解决一个学术领域的难题,为此不惜一切、全力以赴、矢志不渝。人们还是想看到,这个社会中有一些人,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去够头顶的月亮。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很多重大进步就来自于“做梦”,执着的“做梦”。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留下了一张著名的物理学家合影,包括爱因斯坦、薛定谔、居里夫人等人。画面中有29人,其中17人获得诺贝尔奖,就是这些大脑,推动人类社会迈出了一大步。

  人们也没法想象,如果缺失了这里面的哪几位人物,人类的科学会不会慢两拍?这就是科学激动人心的地方:有人去“做梦”,去把科学的边界往前拓宽一点点,他们就可以被历史记住。

  所以,颜宁之问是一种期待,其实也是全社会的期待,希望科学研究者还是要去“做梦”,就像颜宁自己说的,“一定要dream big amp; aim high”。人们多么希望看到,质朴而本真的科学气质、问道精神从他们身上流淌出来。

  当然,这并不容易,也不能全指望学生自己。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一个不用天天为“便士”操心的生活空间,才是学生可以“志向高远”的前提。只是人们还应当明白,一个理想的学术生涯到底是什么样,学者负笈半生应该奔着什么方向去。弄明白这些,那么该创造一种什么样的土壤和生态,由此也就清楚了。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 06:3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