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从8月2日起,人类将背负这种“债务”

京港台:2023-8-3 04:03| 来源:RFI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从8月2日起,人类将背负这种“债务”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根据北美智库组织 "全球足迹网络"(Global Footprint Network)的计算,今年的8月2日是人类生态资源“超支日”,也称地球超载日,意味着人类已经消耗掉了生态系统在一年中能够生产的所有资源,从这一天开始进入“超支”,并将持续151天。"全球足迹网络"估计,要使地球人类消耗的资源再生,需要相当于1.7个地球的资源。

  尽管“超支”,但并不会直接影响每天的生活,所以可能很难引起人类对生态资源危机的警惕之心,但这却是与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命运息息相关的重要议题。

  联合国的网站解释说, 8 月 2 日这一天,人类耗尽了地球一年中能够生产和再生的所有肉类、鱼类、谷物和森林。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80 亿人类中最富有的人将赊账消费不可再生的储备,而没有机会处理他们的废物,其中大部分是二氧化碳排放物。这种情况会对环境、气候和未来造成严重后果。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最近在接受采访警告说说:"今天,不可持续的食品生产、包装和消费正在加剧气候危机,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使用了全球 70% 的淡水,并造成了规模惊人的生物多样性丧失。”

   1971 年以来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 贫富国差异巨大

  根据美国智库全球足迹网络(GFN)的计算,人类生态赤字状态始于20 世纪 70 年代初,之后一直不断提前,每年都在上演寅吃卯粮的情形。

  1971 年的 12 月 25 日是全球 "地球超载日",1999 年为 9 月 26 日。6 年后,即 2005 年,出现了一个跳跃,即 8 月 27 日为全球 "地球超载日"。除了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这个日期每年都会提前一些,从而影响到后代的储备。

  当然,由于资源,人口已经生活水平等各种参数不同,全球各个国家资源消耗的速度有巨大的差异。

  在资源消耗最快的 10 个国家中,2023年的冠军是卡塔尔, 2 月 10 日就耗尽了自己的资源,紧随其后的是卢森堡,在2 月 14日就耗尽了资源、加拿大、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美国并列第三,从3 月 13 日开始“超载”。

  这个名单上的欧洲“冠军”卢森堡的环保组织对排名感到遗憾。但如果全人类都是卢森堡人,那么每年需要8.1个地球行星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相比之下,2023 年 "超支日 "在日历上排得最靠后的十个国家要么是贫穷国家,因此消费水平较低,要么是资源丰富的国家,要么两者兼而有之。排名前三的国家是贝宁(12 月 26 日)、南苏丹(12 月 25 日)、马里(12 月 21 日)。

  在西欧,大多数国家在前四五个月内就耗尽了可再生资源。北欧国家比南欧国家更快。法国2023年的5月5号陷入生态债务状况。如果人类像法国人一样生活,需要 2.9 个地球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计算方法有争议 但具警示性

  实际上,尽管这些考虑到碳足迹的计算方法受到科学家的批评,但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并将其视为一种强有力的宣传工具,以提高人们对过度消费的认识和警惕。

  有研究人员指出,生态足迹的计算是“有用的衡量标准,因为它总结了人类活动的总体影响”,但其开发方法一直受到批评。例如其“人类中心主义”就受到谴责:这里提出的思考是,难道地球整个生物圈的唯一使命就是再生人类消耗的资源吗?

  此外,人类所遭受的生态赤字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碳排放造成的。法国研究员布多(Aurélien Boutaud)强调,理论上捕获这些排放所需的面积的计算“基于与森林二氧化碳封存能力相关的公约”,因此对他来说,这样的操作是“ 一项微妙且不精确的任务 ”。

  据 "全球足迹网络"称,“超载”局面并非完全不可逆转和无法弥补。如果在 2050 年前每年将 "超调" 减少 5 天,地球资源将足够人类消费。而要扭转这一趋势,需要每个人在消费、商品和能源生产效率以及保护自然的大规模措施等方面共同努力。

  世界自然基金会相关文章也指出,地球超载日这一天应警醒我们所有人,我们是如何垄断自然资源的。淡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蓝色星球上 97% 是海水,而淡水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是我们现在需要保护的稀有资源。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变暖凸显了我们在管理淡水资源方面的缺陷,威胁着未来的水供应,使生态系统的复原能力大大降低。

  该环保基金会认为,解决方案是存在的,现在是我们付诸实践的时候了!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7 03:0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