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耗材成贪腐重灾区 专家:体制机制所致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中央社记者周慧盈北京10日电)中国当局最近在医药领域进行反腐引发震动,有医院院长单是一台设备就收了人民币(专题)1600万元的回扣。医改专家直言,医疗耗材成为贪腐重灾区的背后是体制机制的问题。
中国7月28日召开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视讯会议以来,医药业掀起全面反腐风暴。中共中纪委国家监委稍早前披露,有家医院以人民币3520万元买入进口价1500万元的医疗器械直线加速器,医院院长吃掉1600万元回扣,医疗耗材显然是医疗腐败的「重灾区」。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接受中新网採访时表示,回扣现象持续已久,背后其实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因为目前给了医院太大的自主权。
李玲指出,中国政府基本上并不管医院的投入运行和分配,所谓的公立医院只是名称上叫公立,事实上政府的投入大约10%都不到,也就是90%以上的收入要靠医院自行创收。
这位专家说,「我们医改已经十几年了,但是一个公立医院的院长,基本上医院就归他管,医院所有的日常运营他得自己要创收,给医生护士发多少工资,基本上都是医院内部要做决定的,所以你可以想像,这裡面给了他多少腐败的空间」。
李玲透露,「医院3000多万进一台1000多万的医疗器械,黑一点的可能是院长拿,其实有时也许就是医院拿了」。
对于长期来看这次整顿可否形成「药价让利于民」的问题,李玲认为,这次反腐风暴力度大,民众短期可能会因此受惠,但还需不断进行阶段性的反腐。
李玲并表示,药品在全世界都是垄断行业,必须规模够大才有能力做研发,而中国药企普遍还是小、乱、差、散,主要能力是销售,而非研发。
李玲分析,中国「以药养医」制度已行之多年,实际是由跨国公司带进中国,回扣是普遍现象,「这些年国家一直在打压,但是层出不穷,它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现」。医药反腐要治本就需让医务人员「有阳光的体面的收入」,若有了体面收入仍然贪腐,就会付出极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