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年人失业没有段子 中年人,不配有失业数据

京港台:2023-8-17 00:25| 来源:冰川思想库 | 评论( 13 )  | 我来说几句


中年人失业没有段子 中年人,不配有失业数据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年人失业的最大压力,难道不是每月都在持续产生的账单吗?难道不是养家糊口吗?难道不是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吗?难道不是再就业无门吗?

  撰稿丨张明扬

  昨天(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宣布,将暂停发布全国青年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一时间,舆情为之一震,好久没看见社交媒体这么热闹了。

  

  图/网络

  这事当然极有说头,映射了公众对当下就业形势及经济形势的焦炙感,但这背后可能还有一层意思:相比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得到的社会善意与重点关注,中年人失业似乎一直是被调侃被揶揄甚至被误解的对象。

  01

  在8月15日统计局的官方发布中,其实不光是16-24岁的青年人,“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都将暂停发布。

  根据统计局的惯例,中国失业率的发布分两个年龄段:16-24岁、25-59岁。

  也就是说,即使在此次暂停发布前,都是没有精准针对“中年人”的失业率统计数据的。

  官方不统计也就罢了,在大众舆情中,中年人失业的境遇也是被扭曲被嘲讽的,很多悲情被演绎成了笑话。

  前一段,社交媒体上有一篇挺火的文章:《最近的星巴克,挤满了失业的中年人》。据说现在只要在工作日走进星巴克,会发现一批拿着电脑,在星巴克一坐就是一整天的中年男女,然后开始改简历、投简历、刷招聘网站;有人连杯咖啡都不点,小心翼翼地在这里蹭免费的空调和免费的充电,累了就趴一会儿,无聊了就刷会手机;为了不让家人发现失业,他们去星巴克假装上班,还要计算每天到达和离开星巴克的时间。

  昨天,我又看到一篇文章:《当失业中年纷纷挤进图书馆》。文章的大意是,星巴克的中年可能还在思考为何失业,真正懂得降本增效的早已挤进图书馆,“人到中年,最珍贵的其实都是免费的,一个人真正需要的不过是空调、热水、倒头就睡的椅子和一本随时可以翻开的书”。

  这些文章背后的意思无非就是,中年人失业了就喜欢装,在朋友面前装,在亲人面前装,最需要战胜的就是自己的自尊。似乎中年人失业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自己作死。

  在这种将中年失业段子化的趋势背后,是将失业浪漫化,最大程度消解了其中的悲情,甚至苦难。

  中年人失业的最大压力,难道不是每月都在持续产生的账单吗?难道不是养家糊口吗?难道不是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吗?难道不是再就业无门吗?

  渲染什么失业中年人每天假装出门,假装上班,这也太岁月静好了,说得好像中年人个个都有一笔丰厚的存款(小金库),不挣钱也可以轻松地应付家庭支出一样。

  我见到的失业中年人多了,去咖啡馆和图书馆或许也有,但真的很少听说谁假装上班的。

  没钱,这么明显的事,装是装不出来的。

  甚至很多中年人自己也喜欢自我调侃失业。他们或许认为,生活已经够艰难了,自黑可以帮助自己改善心态,这样说当然没错,但客观上形成的舆情就是:中年人失业,没什么大不了的,叫苦就是自我渲染自我悲情。

  中年失业,哪里仅仅是一个在家人面前失去尊严的问题, 更是世界的崩塌,生活的无着,未来的晦暗不明。

  中年失业,不是一个或几个段子,是深夜无眠,整夜睁着眼辗转反侧。

  02

  现在有一种奇特的思维模式,就是将所有中年人都视作“时代的幸运儿”,认为他们吃尽了时代的红利,凭运气挣得了超出他们能力本身的资产和职位。

  也因此,一旦中年人失业,就有人冷嘲热讽:谁让你们买房啊,谁让你们结婚啊,谁让你们生娃啊,谁让你们不存钱啊,谁让你们大肆举债啊。

  一句话,中年人失业,都怪自己;中年人失业后生活艰难,更怪自己。

  但在时代的大潮中,又能有多少先知先觉清醒者呢?很多错误,都是几年后的后见之明。中年人或许犯了这样那样的失误,但只要不过分举债过分奢侈,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追求美好生活又有什么错呢?

  还有人会冷嘲热讽,中年人失业了为何不去开网约车,不去送外卖,天无绝人之路。

  人没有办法了,当然也只能这么随遇而安,形势比人强么。但在走投无路之前,失业中年抱怨一下再也找不到当年的那些工作,这有什么不体面么?

  为什么社会对年轻人拒绝体力劳动和蓝领那么宽容,觉得那么理所当然;偏偏说到中年人就觉得他们挑肥拣瘦眼高手低,似乎只要不去送个外卖就是心态不健康,不去开个网约车就是放不下身段?

  怎么我们会对失业中年如此苛刻呢?

  他们在年轻时代,碰上了这个国家经济最蓬勃的时候,996有过,没日没夜也有过,习惯了经济的无限扩张与生活越来越好的叙事,他们借债,他们还贷,他们花钱享受生活,他们花的每一分钱又进入了经济的再循环中。

  有一天,盛大舞会的音乐突然戛然而止,他们不知所措地被赶出了舞会,可能有生之年也再也碰不到下一次舞会,余生只能看着红舞鞋回忆往昔。

  被赶出舞会的他们前路渺茫生活无着,还要遭受无穷无尽的调侃与恶意。

  这不是一个悲剧么?这又有什么可以指责的?指责他们贪图享受不参与时代的盛宴么?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是人类永恒的本性么?

  03

  相比去星巴克、去图书馆假装上班,前不久有一篇文章可能更代表中年失业的内核:《经历欠薪、失业后,一位44岁建筑设计师在深圳坠亡》。

  这位设计师在失业后,可能也去过星巴克,去过图书馆,去过这样那样的地方,但他并不是为了假装什么,更不是什么矫情,他只是猝然间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天下之大,也不知可以去哪儿。

  但他和太太在深圳育有一儿一女,每月开支和房贷在两万元左右,他不能像年轻人一样快意躺平,更不能回老家做全职儿女。

  有人说,他为什么不卖房?且不说仓促间卖不卖得掉,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会贪恋过往的岁月静好,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愿打破生活本来的轨道。

  如果真的要到那一步,有的人宁愿飞身一跃。

  真的不要随便说谁精神不够强韧,沉默寡言者的世界我们不懂,每个人对尊严的尺度与理解也不一样。“怎么活不是活”这样的话看似豁达,但何尝不是一句不适用于多数人的心灵鸡汤。

  但最重要的是,中年人失业,真的没有那么多星巴克段子,他们正面临的抉择是艰难竭蹶,是捉襟见肘,是生死一线。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6 22: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