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李佳琦问了个好问题

京港台:2023-9-12 00:23| 来源:亮见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李佳琦问了个好问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有的时候找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好不好?

  这是李佳琦的问题,他不理解,一支眉笔79块钱,还送两个替换装,“哪里贵了?”

  所以他问出了这两个好问题:

  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有的时候找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好不好?

  这是李佳琦的问题,他不理解,一支眉笔79块钱,还送两个替换装,“哪里贵了?”

  所以他问出了这两个好问题:

  工资涨没涨?

  有没有认真工作?

  

  

  

  在李佳琦看来,你工资不涨,是因为自己工作不够努力。可问题在于,如果努力工作,工资就能上涨的话,世界首富应该是驴。

  一个网友说,“我真的在公司兢兢业业做了三年,每天加班,所有了解我的同事都知道我应该涨薪,可是公司不仅不涨薪还降本增效,努力真的和工资不挂钩啊啊啊啊!

  要我说,三年不涨工资,还不算最惨的,最起码比被辞退的强。被辞退的,又比找不到工作的强,最起码拿到N+1,还能勉强度日。而这两者,又比工作到猝死的强。

  今天一大早,看到一个新闻,广东中山一位48岁的工厂保安,每天工作12小时,每月上班时间为平均360小时,将近200天连续上班没休息过一天,仅有10平米的保安室,温度超过40度,却只有电风扇降温。终于,他在当了14年保安后,于8月23日晚下班后,在租住的宿舍猝死。而且,死了都不是“因公死亡”。

  一个痛心的细节是,死者朋友圈全部是“好热”。

  “我们不是在努力,而是在拼命”,诚哉斯言。

  保安工资不高,是因为他工作不够努力吗?

  “祥子也以为自己努力拉车,就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所以,真正的问题应该是:

  我们都那么努力了,甚至拼命了,为什么工资没有上涨,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是什么让我们活得如此艰难?

  博主@陈生大王  说:李佳琦看到了问题,但做错了归因。

  是的,他要是敢把这个问题,扔向掌权者,振臂一呼,也算是喊出了大家的心声,倒也不愧是热血好男儿。

  可惜的是,你很难把这么沉重的社会责任,寄托在因直播电商而起的新贵身上,虽然他们有着无法想象的流量。

  但他们的流量,指向的从来都是消费和财富,他们是消费主义的一部分,自然而然也消解着社会议题的严肃性,“买它”的喊声中,只有忠诚,没有疑问。

  李佳琦借着直播电商的风口,爬上了顶端。年入上亿,豪宅上亿,跟女明星开黄腔,久而久之,双脚离地,自然不能理解为啥会有人买不起79块钱一支的眉笔。

  李佳琦当然足够努力,但幸运的人总以为所得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足够努力。

  这是一种很自负的归因,也许他真心这么觉得,也许他看破不说破,这都没什么。

  但问题在于,你不能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最起码不能在自己吃肉时,还在饿汉子面前吧唧嘴。

  立着关心消费者的人设,靠“所有女生”的追捧走红,现在却转过头骂人家不够努力,这是忘本。

  不但如此,他还说自己本可以不用上班,“每天头痛到死掉,每天坐在这”,还亲自在坚持直播,一是有公司的员工要养,二是为了陪伴大家。

  无疑,李佳琦早就实现了人们眼中的“财富自由”,也许他早就不想做直播带货了,但出于种种的原因,他还必须被困在直播间。用公号“雷叔写故事”的话说,于是他做得不快乐,讨厌每一个让他只能这样继续工作下去的人。无论是公司、合作伙伴、粉丝还是谁。

  李佳琦自己也说,找不到以前的状态了。

  在现在的李佳琦身上,你能看到一种疲态。可是,这年头,谁不累,谁不疲惫?疲惫可以理解,但一个如此有影响力的人,疲惫时把气撒在过得并不顺心的小老百姓身上,就有点掉价了。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虽然疲惫,但却仍然要疲惫着赚钱;又因疲惫,而生出对支持者的怨憎。这是一种奇怪的分裂。当身价几十亿的网红和明星,在直播间里不情愿地喊着9.9包邮,你知道,他们其实看不起你,他们只是想赚你的钱。

  而李佳琦引起众怒的是,富人在穷人身上赚着钱,还要去怪穷人不够努力。

  有网友说,不行,这副嘴脸我忍不了。

  我相信,李佳琦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他也许根本不自知。只是他在问有没有认真工作时的那副不耐烦的嘴脸,我在白岩松批评躺平惊呼“不会吧”时看到过,在人日批评年轻人脱不掉孔乙己的长衫时也看到过。

  那是一副和权力同构的嘴脸。

  —The End—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7 05: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