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美国亚裔工程师上吊自杀!网友:这比国内还卷啊...

京港台:2023-9-12 04:19| 来源:北美省钱快报 | 评论( 14 )  | 我来说几句


美国亚裔工程师上吊自杀!网友:这比国内还卷啊...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毕业后要不要留下来?国内太卷了!”作为一个海外留学生,你是不是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

  但最近,一则新闻却打破了大家的幻想。原来加班、内卷、996这些国内社畜的专有名词,在美国也同样适用。

  亚裔工程师连续超强度工作后自杀

  2021年10月11日,1名美国本田公司的工程师,在俄亥俄州雷蒙德附近的本田研发中心上吊自杀。

  他自杀的原因非常简单——不堪忍受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和职场压力。

  这名工程师名叫迈克尔·纳拉扎基(Michael Narazaki),亚裔美国人,55岁,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对汽车极度感兴趣的他,毕业后就在美国本田公司任职,至今已有30多年。

  纳拉扎基就职于本田的电动汽车部门,从事的项目预计将超过30亿美元的利润。随着电动车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纳拉扎基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据悉,他平均每周需要工作100到120个小时。也就是说一周7天,他每天都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纳拉扎基不断在底特律、日本和俄亥俄州沃辛顿之间往返出差,时常凌晨3点还在进行电话会议。

  纳拉扎基也曾多次向公司高层反应,想要降低工作强度。但他的上司一直没有对他的诉求进行回应。

  疲累和绝望日益累计,纳拉扎基终于走上了绝路。

  在他去世时,他留下了几张写在本田信头上的便条作为自己的遗书。

  其中一封便条写道:“对不起,我在这个项目上一无是处。”

  在另一封充满悔恨之情的绝望书信中,他表示,他和同事们“正在被工作淹没”,并希望自己的死能够减轻同事的压力。

  然而,他的死并没有给同事带来片刻喘息,反而令他的家庭分崩离析。

  纳拉扎基一直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他去世时,三个孩子的年龄分别为5岁、9岁和11岁的三个孩子。

  他的妻子米基·牛柴(Miki Ushiba)表示,自己不得不在丈夫去世后带着孩子们四处搬家,父亲的突然去世让整个家庭受到创伤。

  

  前不久,纳拉扎基的家人们对本田汽车公司提起诉讼。

  律师表示,公司高管们明知员工一直在承受“不可接受的工作时间”,并一再忽视了纳拉扎基和其同事关于“劳累”和加班的抱怨。

  诉讼声称,本田艰苦和不人道的工作氛围和压力最终导致了纳拉扎基的自杀。

  截止目前,本田拒绝对诉讼内容发表评论。

  美国的996比国内还卷?

  新闻一出,似乎打破了很多人对于“国外不卷”、“国外没有996”的看法。

  原来美国也这么卷啊?!

  美国知乎reddit上,有个一阐述中国“996”的帖子,下面的评论刷新了大家对美国“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认知。

  

  “我是电影行业的工作者。通常情况下,12-14小时的轮班是正常的。也就是说,今天你可能工作从上午10点到晚上11点,但明天你的上班时间可能是下午4点到早上5点。”

  

  “有趣的是,当我在亚马逊工作时,我们不得不每周工作6天半,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6点,还要在休息日工作半天。可惜这在这里不是非法的。”

  

  “我在美国,我拥有STEM学位,我曾经连续工作13天,休息1天,每天工作12小时。然后经常是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时,这让我更加气愤。”

  

  “在IT行业经常发生这种情况(我在加拿大,为一家非常大的全球性公司工作)。昨天刚刚有一位同事工作了超过24小时。一旦有人这样做了(而且愚蠢地没有要求得到加班费……),就会形成一个不成文的先例。如果你不照做,你就会错过部门里的加薪和机会……”

  

  而在微博和其他论坛上,也经常能找到对“美国白人比中国人更卷”的评论。

  甚至形成了共识:越是高端的行业、越是高学历人才就越卷!

  

  

  

  早在2015年,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就显示,美国全职工作的成年人平均每周工作的时常为47个小时。

  

  超过一半以上的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18%的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

  

  不过神奇的是,这种现象在疫情开始后得到了缓解。

  据悉,从疫情开始,很多企业实行远程办公(work from home),让更多员工有了“偷懒”的机会,也让大家更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2020年之后,美国的人均每周工作的时常相比疫情前有所减少。

  

  不过美国人也没有停止“内卷”,工作时长减少?那就做更多份工作呗...

  调查显示,如今,35%的远程工作者同时从事至少2份全职工作。

  

  不过,各个大厂也注意到了这一点,纷纷喊话,“不回来工作?那就走人!”

  亚马逊 CEO Andy Jassy 就曾说过:“不回办公室的人,没有出路。( not going to work out for you)”

  包括Meta、Google在内的大厂已经开始强制员工返回办公室工作。

  

  咱就是说,无论在哪里,想要日子过得去,真正躺平似乎是不太可能的...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8 20:1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