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天津跳水“掰掰”退圈?不存在的,都整新活儿去咯!

京港台:2023-9-15 10:25| 来源:凤凰旅游 | 我来说几句


天津跳水“掰掰”退圈?不存在的,都整新活儿去咯!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9月6日,火爆全网的天津跳水“掰掰”(伯伯的天津方言)突然宣布退出狮子林桥跳水,引起一片热议。有人为“掰掰”们的“大格局”叫好,有人则为现象级活动的叫停而遗憾。

  不过,很快有人发现,天津“掰掰”们开始了新的活动:花泳、轮滑……还有些“掰掰”,只是换了个场所继续跳水。

  能跳水就跳水,不能跳水就玩别的,天津“掰掰”们身上自带的轻松快乐属性,将“生存一分钟,快乐60秒”的精神贯彻到底,治愈了一众年轻人。

  撰文|神猫侠女

  策划|许玥

  01

  快乐“掰掰”,在“整活儿”这件事上花样百出

  9月6日,因跳水而走红的天津“掰掰”们发布了则倡议书,声明不再在狮子林桥跳水了:

  

  

  

  声明一出,有些网友看了大失所望,以为“掰掰”们才刚火起来就放弃了,自己还没来得及跟一班风呢。但网友这厢一口气还没叹完,那边“掰掰”们已经重整旗鼓,迅速找新的乐子去了。

  很快有人发现,海河上出现了“掰掰”和“介介”们组成的新的花泳队。平和一点手拉着手,在河上摆出一个圆圈。

  造型看似简单,实则也很考验体力和心态,不懂收放自如是摆不好的。

  

  

  

  戏精一点的,用晾衣杆整个圈,让同伴往圈里跳,就能在河上上演马戏团表演。

  

  

  还有“掰掰”整起了轮滑,服装统一,队伍整齐,风风火火。

  水里、陆上,天津“掰掰”们能把各种运动玩出花儿来,让人不禁感慨:“掰掰”们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惊喜?

  02

  反骨“掰掰”,成就独特的城市水上运动文化

  

  

  天上不会掉馅儿饼,但如果你前段时间在天津,很有可能见过天上下跳水的“掰掰”。

  别的城市都靠历史古迹、美食出圈,谁曾想唯独天津被“跳水”生生刷成网络顶流。

  原本只是几个热爱跳水的当地大爷在海河上自娱自乐,偶然在网络上走红后,后续的发展越来越不可控。附近体校的大学生、外地游客,甚至外国游客慕名前来,纷纷加入“战场”,从此,海河一片热闹,天津成功晋升新一代网红城市。

  其实,水上运动盛行的城市不少,天津的走红和它独特的城市历史有关,也离不开“一身反骨”的天津“掰掰”们“整活儿”的功劳。

  自1860年天津开埠,各种西方元素就随着贸易和文化交流涌入了这座城市,其中也包括西方竞技体育。

  但当年,许多体育项目只对外国人开放,连当时天津最大的室内游泳池,也只有外国侨民能使用。

  这种不平等的待遇激发了天津人的不满。时任南开学校的校长张伯苓自此提出了“强我种族,体育为先”的口号,引领了城市的体育发展。

  随后,从学校里的师生,到一般市民,天津城里盛行各种体育活动,民间游泳也开始兴起。

  游泳馆不让使用,人们就去开拓市内河湖等户外水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特别的“跳野水”、“游野泳”的传统。

  天津人的第一次“整活儿”,为今日跳水的爆火奠定了基础。

  03

  社牛“掰掰”,人均“显眼包”

  “你们记住了,我不si大爷,我si‘掰掰’(伯伯)!!”

  狮子桥上小梅子“掰掰”的这番话,彻底带火了“天津‘掰掰’”的名片。

  

  

  “天津人人均会说相声”已经不是秘密。这种幽默的表演艺术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影响到了日常生活,以至于天津有“开车禁止说笑”的全国独一份的交通警示牌。

  

  

  “掰掰”们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长大,自然浑身都是哏儿,跳个水也要各种整活儿。

  别人跳水只是跳,而天津的“掰掰”们跳水,都喜欢在跳前即兴来段小小的演讲。

  “同志们好,感谢你们到天津旅游,你们来到天津,使天津蓬荜生辉,感谢各位大学生,祝你们学业有成!”

  从欢迎到祝福语,不用准备,张口就来。

  演讲完了还必得带领观众一起喊出“生存一分钟,快乐60秒”的口号,才一跃而下。

  这相声和跳水的跨界混搭奇景,你大概也只能在天津看到。

  有的“掰掰”可能不那么爱说话,但就算不开口,光凭穿着也赢麻了。

  “忽悠办主任”泳帽,吸足了吃瓜群众的眼球。

  

  

  泳裤上的微笑熊猫,会绕场360度以便照顾到所有机位:

  

  

  甚至热身时间,“掰掰”们也能在往来的人潮中来段劈叉:

  

  

  

  随着观众的增多,“人来疯”“掰掰”们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每个都自认“天津旅游大使”,换上了花花绿绿的泳裤,还集体做起了腋下管理。

  年轻人中流行的各种“羞耻症”,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在这座人均“显眼包”的城市,E人逗哏儿,I人捧哏儿,所有人都像回到了快乐老家。

  04

  松弛“掰掰”,专治焦虑和内耗

  

  早在前几年,天津“掰掰”们就曾凭借一句“力森吐‘掰掰’(listen to伯伯)”救下各路想不开的年轻人。

  

  

  跳水“掰掰”一夜走红的背后,或许正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的“松弛感”。

  外貌焦虑、年龄焦虑、身材焦虑……困扰年轻人的这些网络上流行的“城市病”,在这里统统不存在。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外貌和身材也丝毫不重要,生活中的乐趣和活力不应受到任何标签的限制。

  从小海河里来海河里去的“掰掰”们,70岁的年龄可能有67年的跳水史。

  但是外地游客的水性可能就没那么好了。

  关于狮子林桥那一带的水域,有的“掰掰”很诚实地评价:“从狮子林桥的栏杆往下跳,距离水面高度约7.5米,水深六七米,跳下去不会触底,但有时候伤到也正常。”

  不少人被“掰掰”们的快乐感染,以为跳水是件很轻松的事,根本没有经过准备和训练,就盲目加入。“掰掰”们怕出事,化身志愿者劝阻,可仍然劝不住。

  8月28日,一男子跟风跳桥,横着砸到了河里,被水拍晕。在“掰掰”们的合力救助下,才成功上岸。

  随后类似事件又重复上演了多次,天津“掰掰”们也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才发布声明退出狮子林桥跳水。

  跳了几十年的地方,突然就不能跳了,换谁不得emo?

  但“掰掰”们一点也没纠结,收拾收拾就去整活儿玩别的去了。在动不动就“破防了”“蚌埠住了”的现代社会里,在年轻人因工作工资而焦虑,因感情而内耗,每天苦苦挣扎的时候,“掰掰”们洒脱松弛的好心态让人惊叹。

  嗐,喜欢跳水,没有人观赏,都自顾自地跳;火了,就表演给大家看;不能跳了,就去玩别的。多大点事儿,可千万别拧巴。

  就像“掰掰”们说的:“生存1分钟,快乐60秒。”

  活在当下,开心是最重要的。

  我们不知道“狮子林桥跳水”的奇景以后还会不会再现,也无法预测“掰掰”们会再整出啥新活儿,但可以确信的是:

  这座快乐的城市,这群最懂生活内核的人们,一定会持续为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相关专题:天津,黄兴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 05:4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