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打工人还不够卷,但未来几年赚钱会更难!

京港台:2023-9-17 01:26| 来源:锦缎 | 我来说几句


中国打工人还不够卷,但未来几年赚钱会更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最近直播一哥李佳琦的言论,引起了巨大争议和广泛讨论。作为财经研究人员,最近也在深刻“反思”,作为打工人的我们,到底有没有努力。

  研究人员的职业病是不以个体推论整体,而是习惯从数据中寻找普适性的结论。通过扒OECD(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美国劳动部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渠道的数据,我们斗胆来尝试回答以下4个问题:

  1.打工人到底有没有努力?

  2.打工人能不能更加努力?

  3.打工人有没有躺平之路?

  4.努力打工有什么经济学隐喻?

  1

  打工人到底有没有努力?

  衡量打工人是否努力最直接的指标就是工作小时数。

  刚好,国家统计局每年都会公布城镇就业人员的周平均小时数,而且最早可查数据到2001年,这也刚好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

  通过解读数据,不难得到4个结论:

  1)工作时长是有波动的,且波动与经济发展正相关。当经济增速有压力的时候,由于裁员等原因,工作时长会阶段性往下走,最典型的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大家也乐意多加班搞钱。

  2)排除波动,我们这么多年其实是越来越努力的,工作时长中枢上移。2001年,我们的周平均工作时长是44.9小时,而到最新统计的2021年,我们的平均工作时长达到了47.6小时,20年间累计提升了2.7小时,相当于每个工作日多工作了半小时。

  3)基本全国人民都在加班。按照标准的每天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5天来计算,一周工作40个小时及以内,算正常上班时间。但自从有这个统计数据以来,我们最低也工作了45个小时左右,日均加班1小时以上。这说明全国人民已经加班至少20年,且加班越来越多,难怪每届春晚小品都有经典台词:“忙,都忙,忙点好啊”。

  4)2016年开始,我们的工作时长进入了稳步提升的阶段。而这一阶段中国的GDP增速是下台阶的,在步入存量时代后,我们的工作量是没有下降反而是在提升的,所以“内卷”一词开始流行。

  

  至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直播一哥的言论会引起巨大波澜。因为全国大部分人都很努力,而且过去20年,还在越来越努力。

  2

  打工人能不能更加努力?

  那么进一步的问题来了:我们可不可以更加努力,打工人的上限究竟在哪里?

  这时候我们就不能简单的跟自己纵向对比了,有必要通过横向对比来进行探讨。通过能找到的数据,我们选择了欧盟、美国和韩国的统计进行对比。

  首先,欧盟作为老牌发达经济体,统计数据确实和我们直观的印象吻合,比较闲适,甚至人均工作时长近10年还出现了缓慢的下滑。美国一直比较稳定,稳定在41-42小时区间内。如果对标欧美,我国的打工人确实值得人手一份五一劳动奖章。当然,作为追赶者,我们也从未奢望过北欧那种事少钱多的养老生活。

  

  更能够参考的是东亚近邻的日韩,由于日本(专题)数据缺失,我们选取韩国统计作为对比:韩国曾经确实是全球最努力的国家之一,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他们周均工作小时达到了惊人的55小时。

  但随着人均GDP的逐渐提升,以及财阀经济模式下的奋斗边际收获下降,韩国的周均工作小时步入了漫长的30年下降通道,按照当前这个趋势,不出几年,韩国人将像欧美人一样“躺平”,这应该是超出大家认知的。

  回到中韩对比上。2018年,中国的人均工作时长首度超越韩国,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工作时长最突出的国家代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打工人能够进一步努力的空间确实不太够了。

  另外,考虑到中国的人均GDP当前在1.3万美元左右,类似于韩国20世纪初的水平,我们的确有进一步通过努力工作换取更高人均收入的内生必要性。以此为出发点,我们人均工作时长的上限可以提升到50-53小时,较现在上升2-5小时,这也就意味着平均一天多加班0.5-1小时。

  当人均周工作时长超过50个小时,那就意味着人均996;至于这个强度有多大,小窗一下你的码农朋友们就知道了。

  

  与老板们的加浓鸡汤完全不同,提高打工时间其实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经济发展方式。

  由于美国能找到的统计时间最长,我们收集了美国超过80年的数据,除了二战的战时经济外,美国的周均工作时长出奇的稳定,基本上就在40小时上下波动,而这几十年美国取得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

  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个被验证过经济发展的最优解决方式,而非一味靠增加时长。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国家顶层开始不遗余力的推动高质量发展。

  分析至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打工人们,可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我们的人均工作时长确实还有一定的空间,但大家时间海绵里的水也已经不多了。

  此处不得不指出的是,于年轻人而言,可能在未来几年还将面临更卷的工作环境,建议提前做好心理建设。

  3

  打工人有没有躺平之路?

  与成功学的宣扬背道而驰,从个体的天性出发,绝大部分人是不会以加班为乐的。在整个社会充斥在忙碌的快节奏中,也有部分人会去往“性价比”更高的地方。

  统计局的这个数据,还做了部分行业的分类统计,我们可以进一步看不同行业的差异,囊括了十多个行业。

  

  数据结果与很多直观印象都相同:比如批零、餐饮、建筑和制造业是最忙的四个行业,所以打工人都戏称自己是“搬砖的”、“打螺丝”、“去工地”,确实非常贴切。而教育和金融行业,由于公职和事业单位占比相对高,所以平均工作时长都只是略超40小时。

  随着信息传播更为有效,年轻人开始持续去权衡不同行业的性价比,最终选择用脚投票,去相对躺平。这也和我们看到的准点下班的考公考编,成了近几年最热门的求职方向的趋势完全一致。不过即使是相对安逸的行业,在时长上也只能称得上将将及格。

  劳动的确光荣,但是过劳又有什么值得推崇呢。

  4

  努力打工有怎样的经济学隐喻?

  直观的数据显示,在工作时长上确实还在逐年增长,这跟直播一哥嘴里的打工人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主播的言论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弹的重要原因。

  回归到经济发展问题,如果我们将上述反映社会现象的经济数据,做进一步的引申,确实可以对很多宏观经济问题增加多一层理解。

  1)内需不足的另一个诱因。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中国的国内消费一直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但是,喊了很多年的消费升级,其实兑现远远不及预期。

  有人简单的将其归因为“中国人不爱消费”。这点我们就完全不敢苟同了,难道中国人跟吃喝玩乐有仇,所有人都是苦行僧?

  其中被大家广泛认知到的主要原因有: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高、居民超额储蓄弥补社会保障的短板、贫富差距客观存在。但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没有时间消费也是内需不足一个不容忽视的诱因。

  而这一因素,随着平均工作时长的提升正在变得愈发显著。比如电商平台的算法推荐、告别主动选择跟随主播买货的直播、突然爆火的特种兵旅行…“极速消费”的这种减法模式,正在越来越广泛的影响着我们的经济生活。对于to C的公司而言,思考“减法产品”,弱化消费者的选择难度,可能孕育着新的商机。

  2)低成本制造业的双刃剑。

  拉动经济的第二驾马车是投资,而这主要牵扯到制造业。中国制造的性价比在全球遥遥领先,哪怕人均工资过去20年大幅提升,但是这一成本优势并未丧失。

  过去几年,为了适应逆全球化和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电子产业链开始在东南亚建厂。但是几年之后,这些企业惊奇的发现,最终的海外产品制造成本,相对国内甚至还是提升的。虽然东南亚的工人工资只有国内的1/3,但海外工厂的员工效率、工作时长、以及产业链配合,都成为当初没有想到的拖累项。

  正是归功于可爱可敬的打工人们,使得我们国家保持了几十年的制造成本优势,我们几乎成为大部分工业品低成本产能的全球第一,家电、面板、光伏、锂电、3C、造船、高铁、工程机械等等,甚至连几年前还落后的汽车,在今年已经翻身实现海外出口的猛增。

  可以说,每一个打工人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另一方面,由于为劳动价值支付的对价持续过低,这也成为我国突破高科技的巨大掣肘。在今年大洋彼岸AI等科技快速突破之际,我们还在为了半导体的卡脖子而焦头烂额。

  为什么华为(专题)的原创性技术突破能够跃迁到世界的一流水平,这与他们对工程师持续的高薪酬激励是密不可分的。现在,至少三成的企业表示他们在学习华为战略,但是从工程师待遇,你就能知道,他们也只是口号而已。

  感谢这个社会热点,让我们得以从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出发,深度审视我们的经济发展动能。打工人已然非常努力,而且大概率还将更加努力。如何顺应与优化,而不是否认甚至取笑,打工人的辛勤付出,不仅仅是值得直播网红反思的,更是值得消费业、制造业,以及整个社会的重新审视。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9 17:4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