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误解已久的真相:古人原来平时不说“文言文”

京港台:2023-9-18 04:08|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误解已久的真相:古人原来平时不说“文言文”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大家平时看到关于过去古书留下的历史,无论是对话或单纯记载的内容,大多以文言文记载,由此也不禁让人好奇,难道古人连平时说话都以文言文沟通吗?事实上,过去古人对话的语言,在先秦时代仍类似于文言文,直至两汉时期才开始有了差异,而唐宋以后的对话更近似于当今口语,甚至连皇帝与群臣之间的正事谈话,也不再是使用文言文沟通。

  根据《国家人文历史》报导指出,根据中国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表示,文言文是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记载的古汉语书面语言,也是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时所用的语言,由此可得知,文言其实可以解释为一种规范化的书面用语,而大家所熟知的文言文则为以文言为基础写成的文章。

  然而,文言文也不是一出现就是书面中的用语,学界普遍认为,在先秦时期的口语对话形式和文言文是一致的,直至两汉才逐渐有了差距,而文邹邹的文言文发展速度又赶不上口语,从而造成两者之间的差异逐渐变大。

  而到了唐宋时期,大众的口语对话又逐渐转变为新的书面语「白话」,然而在大多数知识份子眼中,文言文更为言简意赅且具备一定的格调,同时继承了从前名士的遗风,反观白话文就较为囉唆且无文采,使当时的文人认为上不了檯面,造成他们仍坚持以文言文方式写作来体现文化高低差异、提高阅读门槛的书面呈现方式,也造就了「读书人」的身份象徵。

  有鑑于此,先秦时期的君王及朝臣在谈论正事时,沟通的方式应与文言文相似,然而到了唐宋至清明时期,皇帝和朝臣的对话方式越来越直接、易懂,近似于现代的口语表达方式,像是康熙帝批阅奏摺时便回覆,「知道了,此事奏明的是,尔再打听还有什麽閒话,写摺来奏。」可以看出是非常地浅显易懂。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12-2 15:1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