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诺贝尔文学奖将揭晓 专家:可能彰显言论自由价值

京港台:2023-10-3 23:19| 来源:中央社 | 我来说几句


诺贝尔文学奖将揭晓 专家:可能彰显言论自由价值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央社斯德哥尔摩3日综合外电报导)诺贝尔文学奖5日将揭晓,瑞典学院是否藉此做出政治性宣告?专家认为,若有意如此,可能会把奖项颁给捍卫言论自由的作家,预测可能得主包括俄罗斯小说家乌利茨卡娅等人。

  专家点名可能得主包括俄罗斯作家、克里姆林宫批评者乌利茨卡娅(Lyudmila Ulitskaya),以及因写出小说「魔鬼诗篇」(The Satanic Verses)惹怒伊朗而长年面临追杀令的英籍作家鲁西迪(Salman Rushdie)。鲁西迪去年遇刺,但保住一命。

  瑞典学院(Swedish Academy)也可能像过去经常的作法,把奖项颁给不太知名的作家,像是中国先锋派小说家及文学批评家残雪。

  瑞典日报(Svenska Dagbladet)文化编辑伊兰纽斯(Lisa Irenius)向法新社表示,表扬自我流亡到德国的乌利茨卡娅将会凸显「文学不受政治限制」。在莫斯科因俄乌战争而受严厉批评之际,支持俄罗斯文化将是大胆的选择。

  另一名专家也持类似观点,瑞典「每日新闻」(Dagens Nyheter)文化编辑威曼(Bjorn Wiman)指出,颁奖给乌利茨卡娅会释出「极具政治性的讯号」。

  威曼认为,美籍非裔加勒比海作家琴凯德(Jamaica Kincaid)今年也有机会获奖。琴凯德的小说以自身家庭生活及殖民、种族经验为主。

  不过,威曼很希望看到鲁西迪获奖。他说,「该是他得奖的时候了」,若真是鲁西迪获奖,要向捍卫言论自由的瑞典学院致敬。这也是鲁西迪体现的精神。

  负责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学院长期被批评得奖名单过于偏重西方白人男性作家。

  瑞典学院2018年因MeToo丑闻而分裂,隔年接着又将奖项颁给本身有不少争议的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从那之后,瑞典学院尝试要脱胎换骨。

  去年,学院将文学奖殊荣颁给法国作家安妮.艾诺(Annie Ernaux),她被视为女性主义标竿人物。2021年,出生于坦尚尼亚的英籍小说家古纳(Abdulrazak Gurnah)因作品探讨流亡、殖民主义及种族主义的折磨而拿下诺贝尔文学奖。

  斯德哥尔摩大学(Stockholm University)文学教授佛兰森(Carin Franzen)受访指出:「近几年,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不能持续以欧洲为中心的观点,必须更加平等,且奖项要能反映当代。」

  威曼表示,自从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汉德克后,学院18名成员中有半数已更换。汉德克亲塞尔维亚的立场延伸为对塞尔维亚前总统米洛塞维奇(Slobodan Milosevic)的支持。米洛塞维奇于2006年过世时正因「种族灭绝」罪名受审。

  威曼说,瑞典学院「已经改变」。

相关专题:诺奖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学术教育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16 06:0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