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议长下台,恐怕是美国民主崩坏的警讯

京港台:2023-10-12 02:50| 来源:杨泰顺/联合报 | 评论( 11 )  | 我来说几句


议长下台,恐怕是美国民主崩坏的警讯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一个无法凝聚集体意志却又大权在握的代议机构,议长下台透露的恐怕已是民主崩坏的警讯。

  

  ▲ 美国国会众议院3日以216比210票通过罢免议长麦卡锡。

  研究国会政治的学者公认,美国国会所拥有的权势为全球国会的翘楚。理由不难理解,因为殖民地人民当初主张独立,便因受不了英王的专断,一旦有权制定自己的宪法,自然将许多权力授予合议制的国会行使。由于担心国会大权在握,形成集体专制,制宪者于是又将国会拆分成参众两院,透过相互制衡避免滥权。

  然而,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自主性强,利益更是不同,这样一个合议制机构难免因山头主义或利益交换,造成政策破碎、前后矛盾的弊象。幸好美国在十九世纪出现几位雄才大略的议长,透过政党组织与委员会任命有效压制地方山头,不仅使国会治理成为可能,也保住美国政体完整。但代价是,这些议长因专断独行,被冠上“大哥大”、“沙皇”等称号,凸显国会运作不民主,也让知识分子不以为然。

  议长失去领导力 政治氛围多变诡谲

  崇尚自由的民意代表当然受不了议长的强势领导,于是彼此串连在1910年发动史上有名的“国会叛变”,利用许多议员复活节返乡时,奇袭修改国会内规,剥夺议长诸多职权。议长自此无法掌控国会,影响所及,让各地议员如脱缰野马,为了选区利益,竞相调高进口关税,刺激他国采取反制措施,最后导致20年代经济大恐慌。二战后,国会自我检讨深知缺乏议长的有效领导,联邦制下的国会根本寸步难行,于是又通过一连串改革方案企图重建议长权威。然而,权力一旦释放,重新聚拢谈何容易?70年代的水门事件让国会改革者醒悟,削弱议长职权已然造就“帝王总统”,国会重掌决策恐已不再可能。

  事实上,大环境的改变也使得议长无法继续扮演国会大家长的角色。70年代国会为了遏止选举经费高涨,开始立法限制政党对候选人的补助,这使得候选人转而寻求利益团体成立的“政治行动协会”(类似台湾(专题)的选举后援会)金援。竞选经费既然相当比例来自利益团体,当选后,议员便不能不配合利益团体的主张,相对削弱了政党的整合能力。前议长欧尼尔便曾沉痛的表示:“美国国会已无所谓的多数党,今天所有的决策都靠临时凑出的多数。”

  政党既然不再可恃,国会决策便更为多变且不可测。上个世纪学者曾说:“国会议员再怎麽不受控,选议长时至少还会尊重政党分际。”但年初的麦卡锡必须历经15次投票才能就任,现在又因同党议员提案而遭罢免,这个政党立场的最后防线显然也告瓦解。

  国会权力逐渐下滑 美式民主亮红灯

  从历史长河来看,国会决断力与领导力日趋下滑是难以挽回的趋势。但问题是,宪法白纸黑字授予国会的庞大权势,并未因政治生态改变而出现结构性调整。立宪先贤曾构想将大权授予国会两院,可以避免国家急躁与情绪的做出错误的决断;但当国会已证明无法扮演好守门员角色时,国会这些权力反而成了分赃与需索的工具。许多利益团体因此乘虚而入,希望透过国会影响政府决策。目前535位议员的美国国会,登记有案的次级团体竟多达800馀个,许多甚至是利益团体所成立,这使得议员更具独立性。一个无法凝聚集体意志却又大权在握的代议机构,议长下台透露的恐怕已是民主崩坏的警讯。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美国要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4 18:1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