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比"阳了"还难受,已致全球多人死亡!此病近期高发

京港台:2023-10-13 10: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比"阳了"还难受,已致全球多人死亡!此病近期高发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日,浙大二院发布一则登革热案例。

  

  浙大二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到了一个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接诊医生对这位51岁的女性患者吕阿姨进行了各项检验,而检验报告显示,患者肝脏功能受损,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明显,双侧锁骨上及腹股沟有肿大淋巴结......

  医生在问诊中得知,9月初,吕阿姨就发烧了,38℃,且全身肌肉酸痛。她以为是感冒,便吃了颗布诺芬,肌肉酸痛得到缓解,虽说服用药后有退热情况,可第二天又发烧了。

  吕阿姨觉得这次感冒有点重,就去了附近诊所,在输液几天后,吕阿姨的症状越发严重,还出现无力、胃口不佳、晕眩,甚至手臂上莫名多了几块淤青,刷牙时嘴巴里还有血腥味。

  

  在浙大二院,通过血化验显示转氨酶重度异常,随即医生为她办理了住院。

  各项检查化验结果显示

  吕阿姨除了肝脏功能不好

  白细胞、血小板也下降明显

  双侧锁骨上及腹股沟

  也有肿大的淋巴结

  这结果很像血液内科的白血病

  俗称“血癌”

  血液内科医生详细了解了吕阿姨这次的病程:起病较急,病程较短。除了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也同样会导致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和肝脏损伤,建议感染性疾病科会诊排查感染性疾病。

  经过问诊,

  吕阿姨这才告知

  在发病前一周有跟姐妹去过云南

  但同行的人也没出现发热或其他不适

  而且从云南回来一周后

  自己才出现发热

  难道会和旅游有关?

  多科医生认为发病有些蹊跷,“云南”“一周后发病”“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损伤”……一连串琐碎的信息,让医生想到了“登革热”,随即对她进行了登革热抗原、核酸检查,并对其进行防蚊隔离。

  检查报告终于确定

  吕阿姨的确是登革热病毒感染

  明确了病因,经过系列针对性的治疗后,吕阿姨方才顺利治愈,康复出院。

  全球多地暴发登革热疫情

  台当局“疾管署”10月11日公布,截至10月10日,全台今年本地病例累计已超1.5万例,为近10年同期次高。

  柬埔寨卫生部门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1月至9月,柬埔寨累计发现登革热病例超过2万例,死亡病例38例

  泰国卫生部官员9月20日表示,卫生部疾病控制厅的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初至9月13日,泰国共发现91979例登革热感染病例,累计死亡病例84例

  法国公共卫生部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法国各地已报告多例登革热病例。据法国媒体日前报道,白纹伊蚊已成为登革病毒等病毒在法国传播的重要载体。

  登革热高发季节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登革热高发季节为夏秋季,一般自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8~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登革热如何传播?

  登革热是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我国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能传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伊蚊在我国分布广泛,病毒输入后可以快速传播扩散。

  

  图源:“中国疾控动态”微信公众号

  登革热有疫苗可以预防吗?如何治疗?

  目前登革热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法通过注射疫苗预防登革热。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登革热有什么症状?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和皮疹。

  高热:突发高烧(40°C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图源:广东疾控微信公众号

  何时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

  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或自己生活与活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当出现突起发热(有时可达39°C),同时伴有以下症状之一——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此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并主动向大夫说明自己可能得了登革热,以尽快得到诊治,并采取防蚊隔离,防止进一步扩散。

  如何预防登革热?

  目前,登革热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也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是应对登革热的主要措施。

  因此,如确需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行前可做好防蚊虫叮咬准备。如准备防蚊液、花露水、蚊香、电蚊拍、灭蚊灯、蚊帐、高效低毒灭蚊药等。

  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活动时,应穿长袖衣裤,尽量选择浅色;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前往阴暗潮湿处,尽量避免被蚊虫叮咬。

  选择清洁、干燥的住所,并在住所安装纱门、纱窗。出门前可以在房间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即使是酒店,也要注意室内灭蚊。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4 12:1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