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热帖:巴以突变,会有第四次石油危机么?

京港台:2023-10-17 09:21| 来源:重要的是经济 | 我来说几句


热帖:巴以突变,会有第四次石油危机么?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突发!中东战争再开打

  当前各国媒体报道对于形势的报道,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但是对比历史,很难说会简单重演。

  作者|徐瑾 知名青年学者、公众号《徐瑾经济人》主理人

  中国人十一假期刚结束,巴以新一轮冲突就爆发了。

  根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0月7日凌晨,加沙地带武装组织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向以色列(专题)境内发起突袭。以色列随之对哈马斯宣战,全面封锁该地区,对加沙发动地面攻势,目前双方已有超过2000人死亡。这是近年以来双方最严重的一次武装交火。

  巴以双方冲突长达数十年,其伏脉甚至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英国政府承诺“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民的民族家园”的《贝尔福宣言》。数十年来,无数能人强者为这一问题殚精竭虑,在付出了几十万人生命代价之后,迄今仍没有找到各方满意的解决方案。对于投资者而言,最关心的问题不仅有和平与生命等问题,也密切关注这一冲突对市场影响,其中关系最大自然是石油价格。

  在冲突爆发之后,石油价格一度暴涨,10月9日两大国际原油期货指标都出现了超过4%的上涨。其中,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上涨4.2%,每桶高达88.15美元,而美国基准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上涨4.3%,每桶86.38美元。这一态势让人不安,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石油价格是否会继续上涨?也有专业人士预测石油价格很快就会超过100美元。

  这该如何看待?目前来看,巴以冲突的确会对石油价格有冲击,但中长期影响不宜过高估计。

  为什么这样说?第一,目前冲突区域并不是石油的核心区域。

  加沙地区与原油生产关系不大,市场之所以如此紧张,主要原因在于担心哈马斯背后是否有伊朗的暗中帮助甚至推波助澜,进而引发中东局势糜烂。但是截至目前,伊朗并无升级冲突之意,甚至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否认,说伊朗没参与“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决策”。

  那么,市场为何躁动?历史上,每次中东发生战争,基本都会影响石油甚至全球经济。这次袭击正好是1973年中东赎罪日战争50周年,而那一次战争虽然为日后的巴以和谈打开局面,但是留给了发达国家非常惨痛的记忆,那就是石油危机。

  石油危机总共有三次,除了1973的石油危机,此后在1978以及1990都有类似危机,但是都不如1973年那次那么印象深刻。从阿拉伯国家发现并且掌握石油价格的秘密之后,石油一直是重要的斗争武器。1960年9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国都是成员,此后的三次石油危机,多少都与欧佩克有关。随着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当时掌握石油自主权的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将石油价格提高三倍,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导致全球经济备受打击,不仅美国等国大为受伤,远在亚洲的日本(专题)的工业生产也下降了20%以上。

  也正因此,当前各国媒体报道对于形势的报道,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但是对比历史,很难说会简单重演。一方面,未来爆发新一轮中东战争可能性并不大。更严谨地说,发生冲突的双方甚至不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至少在目前,摆上明面上的冲突双方是以色列和哈马斯,目前国际社会对于哈马斯这样的行为还是普遍报以谴责态度,阿拉伯世界的实力与团结程度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美国以色列未来要掌控局势,困难并不太大。

  第二,更重要的是,今天的石油供求局面和1970年代已经大相径庭。

  三次石油危机冲击之后,中东之外的国家吃了教训,一方面努力降低自身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另一方面努力拓展新的石油供给渠道,努力增加能源的自给自足。

  从2023年全球十大石油生产国名单来看,美国已处于第一位,产量是2021.3万桶/日,基本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美国页岩气等新能源技术已趋成熟,只要石油价格上涨,随时可以扩大产出。沙特阿拉伯位居第二,俄罗斯排名第三,目前日产量1093.8万桶。目前主要的石油输出国家大多面临经济乏力的压力,各自都有激励去生产更多石油,在石油限产提价等方面达成攻守同盟的纪律性很难得到保证。

  说完供给,再看需求。石油是经济的润滑剂,这意味着经济态势决定了石油需求烈度。当前全球经济正在退出疫情刺激政策,且承担着治理通胀重任,经济面临下滑压力,IMF刚刚下调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9%,可见经济需求依旧不旺盛。从这个意义而言,石油的需求也会相对下跌,可以说中期来看,石油价格没有大幅上升的动机。

  石油如此重要,大概没有一种商品比起石油更能激发大家的诸多情感,渴望与狂热,恐惧与贪婪,阴谋与权力,妄想与理性,同时充斥着石油市场。但是我们如果能够穿越现象的迷雾,也能洞悉一些趋势。石油在21世纪自然还是很重要,但其重要性显然比20世纪有所下降。

  回到中国来看,中国在2015年左右逐步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石油进口国。目前中国虽然也是前十大产油国,但是需求大于内部供给,相当依赖石油进口,也正因此,国际石油价格如果企稳,对于民众以及国家,是一个好消息。

相关专题:热帖,以色列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7 16:1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