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易富贤:从人口视角看习近平访美与未来美中关系

京港台:2023-11-17 22:14| 来源:美国之音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易富贤:从人口视角看习近平访美与未来美中关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习近平最新动态 追踪报道!

  编者按:这是易富贤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习近平此次访问美国,有望缓解紧张的美中关系。那么近年美中关系为何日趋恶化?又为何现在都有缓和关系的意向?

  从蜜月期到战略焦虑

  1979年美中建交,两国进入蜜月期。2001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允许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送上“聘礼”,期许中国能像台湾、韩国那样实现政治转型。然而,近年中国的政治现状令西方很失望。

  尤其是中国提出“东升西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政治判断,在外交上要求“发扬斗争精神”,构建“国际新秩序”,让美国政要陷入战略焦虑,两党罕见地达成共识,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试图颠覆二战后美国领导的自由国际秩序。美中关系陷入螺旋式下滑。

  基于错误人口数据的夸张经济预测

  中国从“韬光养晦”转向“战狼外交”,是因为战略误判。2008年林毅夫预测,2030年中国的经济将是美国的2.5倍。2010年李稻葵作出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判断。2011年胡鞍钢预测,2030年中国的经济将是美国的2.2倍。

  2017年李稻葵预测,2049年中国的人口将是美国的4倍,人均GDP是美国75%,经济总量是美国的3倍,“美国人还敢在南海插手吗?”

  2021年张维为、金灿荣分别预测2035年、2036年中国的经济将是美国的1.5倍、2倍。2023年林毅夫依然相信中国经济在2023-2035年、2036-2050年分别有年增8%、6%的潜力,2049年中国的人口将是美国的4倍,人均GDP是美国的一半,经济总量是美国的2倍。

  受这些给政治局上课的“帝师”的误导,中国领导人做出了“东升西降”的战略误判。然而,林毅夫、李稻葵等人的预测是建立在错得离谱的人口数据基础上的。

  误导美国政要

  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中国问题顾问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采信林毅夫、李稻葵等人的预测,在《百年马拉松》中认为2030年、2049年中国的经济将是美国的2倍、3倍,会将美国变为殖民地。“进攻性现实主义”代表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认为中国经济将超过美国,为美国未能联合俄罗斯遏制中国而扼腕长叹。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用以形容“东升”的中国和“西降”的美国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这一理论成为近年美中关系的基石,中国领导人也深信不疑。

  中国经济不会超过美国

  其实即便中国有幸能将生育率稳定在1.1,2049年的人口也只是美国的2.9倍,而不是林毅夫、李稻葵等人所预测的4倍,尤其是年龄结构比美国差。

  1950年,日本的中位年龄是22岁,而美国是30岁。凭借年轻的人口结构和快速增长的劳动力,日本的GDP 从1960年相当于美国的8% 飙升至1995年的73%。

  然而,日本的15-59岁黄金年龄劳动力在1994年(美国的要到2048年)开始负增长,65岁及以上老人占比、老年抚养比分别在1990年、1992年开始超过美国,中位年龄在1992年超出美国的5.5岁。结果,日本的经济增长从1992年开始低于美国,2023年GDP总量降至美国的16%;人均GDP从1995年相当于美国的154%降至2023年的42%,今后将低于35%。

  1980年中国的中位年龄是22岁,美国是30岁,青年中国追赶中年美国,GDP 从1990年相当于美国的7%飙升至2021年的76%。但是中国的15-59岁劳动力在2012年开始负增长,经济增速从2011年的9.6%一路降至2020-2022年的4.5%。2023年中国结束新冠清零政策后,经济复苏低于预期,出口猛跌,外资撤离,GDP降至美国的66%。

  中国的中位年龄将在2030 年超出美国 5.5 岁,在2050将高达57岁,而美国、印度的只有44岁、39岁。中国的65岁及以上老人占比、老年抚养比将分别于 2031 年、2033 年开始超过美国。中国的GDP 增长率将于 2031-2035 年开始低于美国,经济总量不会超过美国,人均 GDP 将很难达到美国的 30%,更不会达到林毅夫、李稻葵所预测的50%、75%。今后老年中国和中年美国的经济差距将拉大。

  从1970年到2022年,中国的出生占全球比例从26%降至7%,而65岁及以上老人占比却从16%升至26%,该趋势将继续。中国的二孩、三孩政策全部破产,生育率全球最低。中国需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里醒来,正视中国面临的人口和文明的快速衰落。

  未来的美中关系

  建立在错误人口数据基础上的战略误判对美中两国以及世界都是极度危险的。2016年我告诉《纽约时报》,中国的经济不会超过美国,旨在缓解战略误判,但是却被以“唱衰中国”为由被封杀。

  我的观点似乎引起美国政要的重视。拜登当选总统后,奥巴马政府中国政策的白宫主任何瑞恩(Ryan Hass)主编《美国对华政策的未来——对拜登政府的建议》,其中由克林顿和奥巴马政府的亚洲问题主任杰弗里·贝德(Jeffrey Bader)完成的主报告,所引用的唯一参考文献就是我的文章。最近拜登总统说中国人口问题是“定时炸弹”,似乎也是引用我发表在《报业辛迪加》的《中国世纪已然终结》。

  美国的人口仍在增长,人口结构相对年轻,但也因为老龄化在缓慢衰落。而美国的盟友都在快速老龄化。G7国家经济占全球比例从2002年的64%降至2022年的44%,还将下降,乌克兰、加沙危机让他们疲于奔命,需要中国的合作才能维持现有的国际秩序。

  中国的人口在负增长,无力再支撑一个扩张的政府,需要进行战略收缩,放弃“对内高压,对外战狼”的政策。作为现有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中国无力构建“国际新秩序”,理应肩负起全球责任,与美国携手避免国际秩序的崩溃。未来的中美关系,不是狮虎恶斗,而将是衰老的病猫和皮包骨头的瘦狗之间的嬉戏。

相关专题:习近平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2 07:3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