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大富姐奴性事件”上热搜 恶心了多少人

京港台:2023-11-28 06:29| 来源:TalentLeader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中大富姐奴性事件”上热搜 恶心了多少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戴着奢侈饰品、家住大公寓的女大学生,竟然拿着几万块爱心捐助。

  类似的事发生在中山大学,一位女生因为“苹果全家桶”而备受争议。

  她在学校申请了贫困助学金,定义的等级是“特别困难”。可是,她的用度当中,几乎聚齐了大牌子的平板、手表、电脑等物品,好比“苹果全家桶”。

  ——TL编辑部 塔塔

  文:Kyle

  首发:Kyle(ID:kylehello)

  最近,网上一个帖子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一位中山大学的学生发帖爆料,一位“富姐”申请到了贫困助学金。

  这位同学,平时用着“苹果全家桶”(Macbook、iPad、iphone、airpods、apple watch),逢假期出去旅游;

  并且买了1517元的王嘉尔演唱会门票,还不时发朋友圈“炫富”。

  

  看起来与“贫困”丝毫不沾边,却偏偏成功申请了贫困助学金,还是“特别困难”的级别。

  

  有人劝她“没必要申请贫困助学金”,她却表示那是自己一天只吃一顿饭省下来的钱,没有任何问题。

  

  

  与此同时,热搜上还有另一个新闻:天津某大学有一位大学生,流着泪倾诉自己的贫困助学金名额,被一位经济状况并不差的同学给挤了下来。

  

  他表示,那位同学平时穿着真aj,用着iphone14 pro max、ipad,平时经常出去聚餐、旅游,而自己则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他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被贫困的爷爷奶奶捡回来养大的;高中时,爷爷去世,家里只能靠每月420元低保生活。

  往年,学校的四个助学金名额里,都有他,今年却被这样一位同学顶替了。他流着泪说自己买一罐可乐都要犹豫很久,每一块钱都是救命钱。

  视频发出后,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大家都在呼吁要严查此事,希望助学金能给到真正需要的同学手里。

  然而,就在网友们对其表示深深的同情时,反转出现了。这位视频里的男生,被发现情况并非真的如他所说的那么困难。

  有同校同学爆料,他平时的消费并不低,花3000元租房,用8000多元的高配游戏笔记本电脑ROG,还有一个ipad mini,也穿着上千元的鞋子,与他口中所说的“省吃俭用”并不相符。

  

  而他也在社交平台上承认了这一点,表示这就是他的全部了,并称“孤儿也有虚荣心”。

  但大部分网友并不接受这一说法。

  

  由此,网上引发了一个讨论:贫困生可以高消费吗?

  有网友认为,有高消费就不算贫困生了;也有网友认为,拿助学金来享受不行,自己赚的钱就可以。

  

  确实,助学金原本是国家出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补助,却被部分学生当成了“享受生活”的补贴,这已经违背了助学金的初衷。

  况且,还有一些拿助学金的学生其实经济条件并不困难。

  曾经有人提问,贫困生该不该看演唱会?

  如果你有能力靠自己省吃俭用,或是成绩优异拿奖学金,又或者是打工赚钱支付得起门票,那么没有任何问题。倘若你是拿着贫困助学金去买的,那确实是不应该的。

  正如网友所说:别活成了普通学生都高攀不起的样子。

  能去看演唱会、买苹果等等不必要的消费,都说明生活还有余力。真正有困难的人,是不会拿着助学金去高消费的。

  

  

  真正的贫困生是怎么样的?

  去年,清华大学“树洞”里的一篇文章,触动了许多人的心。一位学生详细精确地记录了自己每天在食堂的每一分花费:

  

  一日三餐加起来都不超过10块钱。

  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开支计划,每个月只能花400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满足自己一年生活费3200元的预算。

  而这3200元也并非来自他的父母,而是自己拿的各项奖学金和助学金,在扣除了学杂费后和购买必要的学习用品后剩下的。

  为此,同学吃西瓜喝饮料时,他只能默默喝水;在食堂里想办法用最少的钱吃到最可口的饭菜;无法承担班级出游花销,错过了和同学的合照……

  

  尽管如此困难,但他每月还能存下100元。

  更令人感动的是,在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养活自己的时候,不仅主动拒绝继续领助学补助,并且每学期花费3200元资助4个贫困山区孩子,把爱继续传递下去。

  他说:“因为穷过,所以更觉帮助的可贵。”

  

  有人拿着助学金享受生活,有人省吃俭用资助山区孩子。

  而许多申请了助学金的人,并非真正的贫困生。尤其是那些明明经济条件不差的人,还去申请助学金,显而是十分自私的做法。

  如果你有能力承担“高消费”,那请把助学金让给真正有需要的人。而不是一边拿着助学金,一边享受生活,还希望占据道德高线,得到别人的认可。

  而高校对于贫困助学金的发放方式和公平性,也值得反思。他们是否真的重视这笔助学金的发放,是否真的发放到了有需要的学生手里,是否在发放的时候照顾到了学生的自尊等等。

  南京理工大学的做法就很值得鼓励。

  南京理工大学曾于2016年启动了“暖心饭卡”项目,对全校在校本科生的饭卡刷卡记录进行数据分析,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一个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被列为受资助对象,每个月将收到补助,直到毕业。

  他们采取直接将补贴款打入学生饭卡的方式,学生无需填表申请,不用审核,甚至在收到补贴前,学生也不知情。

  校方表示,不少家境贫困的学生因为面子原因不愿意申请贫困生奖助学金,一些公开的评审和公示可能会伤害一些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做是想在确保学生尊严的基础上,给贫困生送去温暖。

  这样的校方,润物细无声,是真的对学生重视和用心。比让家庭困难的孩子为了争那几个贫困生的名额一个个在讲台上自揭伤疤强多了。

  

  也许,很多人以为,在如今的生活里,已经少有真正的“贫困”。

  

  实际上这样的群体确确实实存在,但他们往往并不被看见,出于自尊,他们往往也不愿被发现。

  而在生活中,不说提供帮助,但至少我们不能剥夺他们的权利。

  明明自己并不困难,却去占据贫困助学金的名额。明明确实有人比你更困难,你却因为看不见他们就不肯承认他们的存在。

  尊重他们的存在,尊重他们的权利,就是普通人最大的温柔。TalentLeader

  你怎么看?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9 20:5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