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纽时:习的指示与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未来期待相悖

京港台:2023-12-10 03:23|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 评论( 26 )  | 我来说几句


纽时:习的指示与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未来期待相悖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据自媒体《纽约(专题)时报中文网》近日发文,2003年,从中国东北一所职业高中毕业的邢伟(音)来到南方的一家汽车零部件厂担任电气技师。他唯一能买得起的代步工具是一辆黑色三速自行车。

  他当时年薪不到1万元,与另外三名工人同住一间闷热的宿舍。“有空调,电费要我们自己出,基本上我们是不开的,”邢伟说。

  二十年后,42岁的邢伟年薪接近43万元。他成了一名高级技术员,负责在中国汽车制造商蔚来的电动汽车工厂安装作业机器人。去年冬天,他购入了一辆起价约38万元的蔚来ES6运动型多用途车。

  中国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电动汽车市场。由于工厂的建设和扩张狂潮,电气技术员和机器人技术专家变成了抢手人才。

  “想要招到有相关经验的人,在这个行业里也是比较少的,”邢伟说。

  目前,中国数十家电动车企及其供应商的员工数量超过150万人。其中规模最大的比亚迪有57万名员工,相较之下,底特律三大车企在全球的员工总数为61万人。

  在经济放缓的大势之中,中国需要将劳动力转移到仍在快速增长的行业,特别是电动汽车制造业。但其面临的问题包括职业培训的缺乏,而太多拥有大学学历的年轻人对进厂不感兴趣。

  用人缺口最大的岗位就是邢伟这样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汽车工厂装配线工人的收入还不到他的一半。

  中国在2021年测算得出,全国熟练技工招聘岗位数量是符合资质的工人数量的两倍还多。

  上海市政府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收入最高的10%的高级技术员最低年薪达到37.32万元。但掌握这些技术的工人流动性很大:邢伟两年前搬到合肥进入蔚来工作,在此之前,他为浙江吉利旗下品牌极氪在宁波附近的工厂建成了一条冲压生产线。

  在国有银行贷款和市政当局拨款的推动下,中国汽车制造商建造电动车厂的速度比汽车本身的销售还要快,所引发的价格战导致绝大多数企业都在亏损。这已经在行业内引发了震动。例如蔚来就在11月宣布裁员10%。蔚来表示此次裁员没有波及制造环节。

  “我们已经非常担忧用工短缺的问题,”分管制造的蔚来副总裁纪华强表示。

  用工短缺的种子早在多年前就已埋下,当时中国政府的经济规划者未能预见电动汽车热潮的规模,也没有为此培训足够的工人。

  工信部在2016年发布预测称,到2025年电动汽车行业将需要120万名工人,并对当时中国拥有相关必要技能的人员只有17万做出了提醒。

  诚然,每年全国110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有超过五分之二的来自科学与工程相关的专业。这一比例是美国的两倍,美国同样面临焊工、电工和其他产业工人的短缺。

  但许多大学毕业生都渴望从事互联网企业和政府机关的白领工作,而不是进厂当工人。

  几十年来,中国工厂可以从源源不断来到城市的农民子女中招工,无论工作多么枯燥,他们都不会挑拣。

  邢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十几岁时就下定决心,要离开位于中朝边境附近的家乡红石。在职业高中读书时,老师告诉他应该去中国东南部靠近香港(专题)的地方找工作。一拿到高中文凭,他就收拾了行囊。

  他在广州一家为附近的本田装配厂冲压车身零件的企业找到了工作。每当运来新设备,外国专家就连上笔记本电脑,在调试中完成所有指示。邢伟几乎什么都不懂。

  “我只能像个傻子一样看着他们,”他说。

  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在工厂的免费食堂吃饭,把每月800元的工资攒下来买了一台约8500元的IBM笔记本电脑。在周末,他通过成人教育课程学习自动化知识。

  这些培训为他在电动汽车行业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2019年,他在距广州千里之外的宁波郊区买了套100平米的公寓。如今房子由他的父母居住,而他与妻子和两个儿子住在合肥一处约120平米的公寓,每月租金在2500元左右。

  中国政府曾尝试培养出一批像邢伟这样的工人,但结果不尽如人意。

  2014年,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专题)要求党政及工商部门要“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但这一目标与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未来期待越来越高是相悖的,他们没那么愿意把孩子送到职高学习电工、机械师或其他工种的技术。

  2010年至2021年(最新数据公布的年份),进入职业或技术高中的青少年人数暴跌25%。与此同时,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人数基本没有变化。

  “工厂岗位往往与‘三个D’联系在一起——肮脏(dirty)、危险(dangerous)和低端(demeaning),”日内瓦高等学院专门研究中国职业教育系统的副教授凌敏华(音)表示。中国的年轻人会觉得“这种工作有失体面”,她说。“感觉把他们变成了没有意义的机器。”

  在中国年满18岁的群体中,约有60%的人在大学读书。在2000年,这一比例为10%。

  与德国等一些国家相比,中国企业在设立长期学徒项目方面一直比较落后,这些项目旨在为工厂车间培养未来负责人。

  “用工需求增长如此之快,以至于教育系统来不及反应,要充分做好一流技术人员的储备和培训工作需要花上数年时间,”香港大学研究高等教育的名誉教授白杰瑞(Gerard A. Postiglione)说道。

  出生率的急剧下降则让这一挑战变得更加紧迫。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每年年满18岁年轻人的数量减少了40%以上。按照过去几年公布的新生儿数量,未来几年的18岁人口将会减半。

  整个中国都在试图利用自动化来应对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电动汽车行业尤甚。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2022年中国企业安装工业机器人的数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比其最大的制造业竞争对手日本(专题)、美国、韩国和德国都要多。

  分管制造的蔚来副总裁纪华强表示,公司计划到2027年用人工智能取代三分之一的员工队伍。蔚来有一家工厂年产30万台电动汽车电机,但只有30名工人。

  “这些公司都很难招到蓝领劳动力,”在许多中国工厂持有股份的上海谱润投资的首席执行官周林林表示。“因此它们都在寻找自动化和机器人的解决方案。”

  但机器人并不能完全满足中国对工厂技术人员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众汽车正在为合肥蔚来车厂附近的一处新研发中心招人,该中心将雇用3000名工程师进行电动汽车研发,大众也准备在那里生产电动汽车。

  这意味着对邢伟这种专家的需求会更大,而邢伟已经在为填充自己的技术员团队犯愁了。“现在也是一直在招聘,”他说,“招聘不到合适对口的人。”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9 14:3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