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信号来了:2024年,万物暴涨

京港台:2023-12-14 01:04| 来源:大胡子说房 | 评论( 51 )  | 我来说几句


信号来了:2024年,万物暴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最近,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1个信号:

  各地基建,突然开始加速!

  10月21日,湖南省岳阳市发布《只争朝夕 大干快上——重大项目建设吹响四季度冲刺号角》。

  文件不仅提到4季度的重大项目,提到要提前储备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截至目前,项目个数、投资规模、拟申报资金较2023年储备项目均有较大提升。

  10月28日,长沙市2023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全市共集中开竣工重大项目384个,总投资1367亿元。

  9月25日,四川省举行2023年新一批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本次现场推进重大项目共1874个,总投资达到10808亿元。

  要知道,四季度关系的不仅是今年目标的完成,项目储备和申报也关系到明年经济走势。

  近期,各地类似的政策陆陆续续应该都还会来,大家可以自行观察。

  可以明确的是,基建大概率是明年托底经济的重要手段。

  2024年,大概率将是个基建大年。

  并且,明年的财政支持力度,很可能是这几年之最。

  准备好,市场的变化,可能迅速就要来了。

  01

  多个渠道的资金正在流出,各项基建正在迅速被敲定。

  1、地方项目

  年底,地方化债是热门话题。

  化债,一方面意味着地方债务压力变小;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大量的钱,正在流向地方。

  所以,我们能看到四季度地方的政策:

  不仅有1.25万亿特殊再融资债券,缓解地方隐形债务压力。

  还有万亿国债,五千亿就将在今年第四季度使用,专门用于地方灾后恢复重建、骨干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等;

  此外,还将2023年提前下达的地方转向债限额提升至60%,2.7万亿元地方专项债四季度也将到达。

  3.2万亿的资金袭来,四季度地方的资金难得如此充足。

  所以,现在看到的四季度的项目会只是开始,明年地方的基建都会加速落地爆发,刺激力度如无意外应该是近几年之最。

  2、房地产“三大工程”

  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以及平急两用平台,这三大工程跟基建投资很难分开关系。

  最近,央行行长在2023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

  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钱从哪里来,很大程度决定了这类项目的推进速度,央行这次透露将提供资金支持。

  最有可能的资金来源,可能就是psl或专项债。

  2014年,央行才首次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SL),用来为棚户区改造提供长期稳定、成本较低的资金。

  专项债,比如棚改专向债,在上轮棚改刺激中甚至替代psl成为主要资金来源。

  无论是psl还是万亿专向债,对于基建等公共项目来说,国家的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要比地方和民间的筹集资金,来的更快更稳定。

  不信大家思考下,无论2008年,还是2015年,钱都是来源于中央。

  央行能确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就决定了在三大工程这块,明年有非常大的爆发空间。

  3、新基建项目

  除了上述这些,近期其实还有不少新基建的专向刺激。

  比如,11月17日,15个城市获批试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提速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力,试点提出将建成超过70万台充电桩和0.78万座换电站。

  11月13日,文旅部印发《国内旅游提升计划》,将旅游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部分地区已开始筹备2024年项目。

  无论是充电桩,还是换电站,包括旅游项目提升,最终都将落实到实体项目。

  政策虽然没有重提大基建,但是四季度出来的各项政策,全部落在了基建上。

  2024年的基建刺激,来的应该很猛烈。

  而随着基建同时进入市场的,将是大量的水。

  这几年放出的天量的货币,不会凭空消失,只是积压在了金融机构之中。

  而随着基建的刺激,这些水终于能名正言顺的流出来。

  项目承建商能拿到项目和资金,老百姓能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才能增加工资,增加消费。

  接下来,水会一级一级的往下流,温和通胀的时代,即将正式开启。

  只是,大家要清楚地是,每一次信号开启,都不可能公平地传递给每个人。

  放水,本质上是一场财富平移。

  持有资产的人,哪怕资产价格不涨,但在通胀率上涨的时候,债务也被稀释,资产被动升值。

  如果大通胀来临,持有现金贬值的那部分钱,等于被持有资产的人抢走了。

  到这,部分人看得懂,部分人看不明白,所以为什么富人都在负债,越是通胀越是负债。

  02

  认真看看历史就会发现:

  历次经济承压的时候,基建都是会被重提的法宝。

  为什么?

  基建,本质上就是政府举债,花钱投资去刺激经济。

  经济承压的时候,往往市场上的企业、个人都会倾向保守,不愿意花钱。

  中央政府的负债水平其实很低,这时候,政府出面负债投资,不仅投资成本较低,未来基建项目投入使用还能获得收益。

  通过基建投资,还能带动大批产业发展,岗位就业。

  如果项目是保障居民的工作岗位,这样政府就相当于把发债借的钱转移支付到居民手里,他们拿了钱就可以去消费,一消费就又把财富注入到经济运转链条里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降准降息,钱是放出来了,但是很难往下流动。

  只有刺激基建,落到实体,钱才能顺着经济运转的链条,一级一级的涌入市场。

  2008年,国家正是放出4万亿资金刺激基建,才让经济迅速从低谷走向高潮。

  这些基建投资,虽然存在部分浪费。

  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投资将经济迅速拉出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泥沼,更为中国后续20-30年的工业发展提供基建支持。

  所以,只要基建投资的产业和方向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不仅能走出短期困境,对于长期产业发展来说也是有利的。

  只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大基建,带来的另一必然结果就是——通胀。

  基建,虽然看起来是刺激经济的手段,但是本质上还是货币扩张的渠道。

  因为基建往往配合着发债,二者都是增加市场的上的水,增加市场上水流动的速度。

  债务到期后还不上,可以借旧还新,也可以通过货币扩张的方式,让沉默的大多数买单。

  所以大基建的年代,往往伴随着资产的大涨,2008年就是最好的例子。

  越是资金泛滥,购买力下降的时候,大家越是会思考用什么装钱才会更保值。

  这时候楼市,就成为了多数人的选择。

  只是,确实,这次不再像08年那样全国全面的刺激基建,而是有选择的,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刺激。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4 04:3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