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朱令案,最遗憾不是刑侦,而是医疗

京港台:2023-12-24 05:05| 来源:蔡子博士说美国 | 评论( 14 )  | 我来说几句


朱令案,最遗憾不是刑侦,而是医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2023年12月22日,朱令去世,刚度过50岁生日。

  这个令人瞩目的案子,有很多令人遗憾的地方,我想说的是,朱令案,最遗憾不是刑侦上,而是医疗上!

  朱令在1994年末开始出现症状,但直到1995年4月28日才被确诊为剧毒物铊中毒,如果能够更早的确诊以及相应的治疗,朱令的故事将会完全不一样。

  当然造成这种延迟确诊的情况有当时的客观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

  1. 症状的非特异性:铊中毒的早期症状往往非常普遍和模糊,如头痛、疲劳、失眠、腹痛等,容易被误诊为其他常见疾病。

  2. 缺乏铊中毒的认识:铊中毒是一种罕见的情况,临床医生可能不会立即考虑到这种可能性。在当时,对铊中毒的了解可能不如现在广泛。

  3. 诊断测试的限制:铊中毒的确诊通常需要特殊的检测手段,如毛发、血液或尿液中铊含量的检测。这种检测不是常规检查,只有在医生怀疑铊中毒时才会进行。

  4. 疾病的罕见性和复杂性:由于铊中毒较为罕见,且症状多样化,医生可能首先考虑更常见的疾病。

  5. 病情的发展: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可能变得更加明显和特异性,如神经系统症状,这有助于医生对铊中毒的诊断。

  

  朱令的同学贝志城,最近接受采访,表示(大概意思)“中国医生,跟西方医生比,水平能力绝对不低,但是恰恰缺乏的就是遵从程序,按部就班的这股“傻”劲。” 暗示,当时的诊断医生如果按照正常的检测步骤,应该更早的确定为铊中毒。

  

  在朱令案中,美国医生和专家在远程协助诊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怀疑铊中毒:1995年3月9日,协和医院的李舜伟教授接诊朱令时,高度怀疑轻金属类中毒,如铊,但由于协和医院不具备做铊中毒的检测条件,没有进行相应的检测 。

  2. 通过互联网求助:1995年4月10日,朱令的同学通过互联网向国际社会求助。美国加州(专题)大学洛杉矶(专题)分校(UCLA)的中国留学生(专题)李新博士和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医生约翰·W·奥尔迪斯博士协助创建了一个远程诊断网,用于集中国际医学专家的建议和诊断 。

  3. 国际专家的诊断建议:收到朱令案的信息后,多位国际医学专家通过电子邮件提出了铊中毒的可能性,并建议进行相关检测。美国神经外科医生芬克博士等专家的意见促使协和医院考虑进行铊中毒的筛查 。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5 17: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