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越来越多人热衷于扣帽子 因"爱国"这碗饭实在太香

京港台:2024-1-24 01:25| 来源:顾礼先生 | 评论( 10 )  | 我来说几句


越来越多人热衷于扣帽子 因"爱国"这碗饭实在太香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人的坏有时候可以突破你我认知的底线。

  为了迎新年,南京某商场张贴了一些喜庆图案,结果没想到就是这些图案惹出了大问题。

  只见某个博主边拍视频,边情绪激动地指着这些图案,说这些图案像旭日旗图案,并指出其中单独的一个红色图案,说这很像日本(专题)国旗,于是这位博主和商场负责人义正言辞地说:“这里是南京,不是东京,搞这些东西干什么!”

  

  后来,官方介入,这些广告被全部拆除,商场被处于严重警告,而且还责令其场地物业管理整顿、整改,对广告公司进行约谈。

  其实这事已经发酵好几天了,我之所以一直没写,是觉得自己不屑于和这种神经病纠缠。

  和神经病纠缠能搞出什么名堂,碰到一个神经病,作为人的正常反应都是躲得远远的,一个人得蠢到什么程度,得多无聊,才会没事跑过去和神经病辩论?

  但鉴于近期接二连三发生类似的事情,甚至相关事件还在持续发酵、愈演愈烈,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我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站出来说说这个问题。

  在看到这个新闻时,我很好奇,太阳好端端的怎么一下子就成了日本的专利?是不是以后我们用太阳的图案都要被声讨,再往后发展就是说太阳两个字都要被声讨?

  更何况这是太阳吗?这压根就不是太阳,整个宣传画里有很多元素,有波浪圆形,有烟花元素、有喷射的光线,结果某些人偏偏就盯着红色的圆形和光线不放,这不就是典型的鸡蛋里挑骨头吗!

  甚至有人说,这哪怕不是日本国旗,但它用了红色圆形,那就是不对的!我是真想不通,一个人得脑子里有多少水,才能说出这种话。

  但事实却是,这种人并不是个例,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很多。

  这不,又有人站出来讨伐极目新闻了,说把极目新闻logo里面的字去掉,就和日本国旗一模一样了。

  

  甚至有人直接开始了扣帽子:把“极”字的偏旁“木”取出来,再加上“目”字,木字加一笔,目字少一笔,就组成了日本两个字。

  牛!牛!牛!确实是牛!

  当年上学时写作文愣是写不出来几个字,现在扣帽子想象力直接达到顶峰。给极目新闻扣帽子的人恐怕不知道,它是湖北日报旗下的媒体,也肯定不知道它有一个同胞叫楚天都市报,更没听过伟人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的“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但凡多读一点书,也不会闹出这种笑话。没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文化还没道德没底线。

  十来天以前,南宁地铁2号线的某一站,有个广告牌也被举报了,理由是图案和旭日旗很像。

  

  南宁地铁被迫站出来解释,说这个图案采用了中国元素,喜庆的中国红色是主色,其中用到了灯笼、舞龙舞狮、祥云、折扇等诸多中国设计元素。

  虽然南宁地铁有理有据,但最后举报者还是赢了。为什么?因为举报者只要给你扣上一顶帽子,你哪怕身上长满了嘴也解释不清,就算你再有理有据,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你根本不敢硬气。

  就算南宁地铁把广告给撤了,但举报者们还是不满意,声称没问题为什么要撤掉,撤掉就做贼心虚。

  面对这一场场闹剧,央视网发表评论文章,说反对军国主义的同时,也需要警惕为博取流量,而自行立起“英雄”人设,“拿着锤子找钉子”,利用舆论、挟私报复;或者深陷“饭圈”思维,在娱乐圈的“对家”纠纷中,强行引入政治话题,裹挟网络情绪。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热衷于扣帽子,因为“爱国博主”这碗饭实在太香了,太好吃了。

  前阵子海南某主持人因为幸灾乐祸日本地震,结果被电视台处理了,可这位主持人“因祸得福”,粉丝反而因此暴涨,一夜之间闻名全国。这么好的例子摆在眼前,谁能不心动,于是在那次事件之后,我们惊讶地发现类似的事情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多。

  一家家商铺遭举报,一张张海报遭曲解,但凡有人敢提反对意见,毫无疑问面对的就是他们的群起而攻之。

  风气如果养成,每个人都将成为吃人的恶狼,也是被恶狼吃掉的那个。

  按照这种趋势,接下来华为(专题)可能危险了。

  

  每个路口都有的红绿灯可能危险了。

  

  这些海报可能危险了。

  

  这些图案可能危险了。

  

  网上那些卖红色标签的人也可能危险了。

  

  甚至全世界的摩天轮、车轮子、风扇、烟花都危险了。

  

  旭日阳刚最好改个名字,不然就是别有用心。

  

  手机最好也扔掉别用。

  

  从今以后,太阳可能也是日本的了。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7 07:4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