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看了汕头盐灶的拖神,以为在打群架

京港台:2024-3-2 03:12| 来源:不相及研究所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看了汕头盐灶的拖神,以为在打群架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每年正月廿一,当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盐鸿镇盐灶上社村,村里响起《男儿当自强》,大家就明白,一场男人的苦战来了。

  

  潮汕地区可以说是中国神仙下榻凡间的最大集散地,当地民间信仰体系庞大且繁杂,庙宇和祠堂林立,几乎每个镇每个村都供奉着自己的神仙。

  在当地,“老爷”二字是对各路神仙的一个统称,每年正月,高坐于宫庙里的老爷们会被人们抬出来兜一圈巡视人间,因为“营”字在潮汕话里有回绕的意思,所以当地的游神活动俗称为“营老爷”。

  而其中,以盐灶的营老爷最为凶狠狂野。

  

  盐灶的营老爷可以说是一种斯巴达式的游神行为,堪称真人版塔防对战。

  每年正月的营老爷活动,参会人员分为两拨人马,一拨负责护神,而另一拨负责抢神,澄海3C能有看来是有历史原型的。

  

  护神的人以保护神像为职责,事先会用草绳将神明牢牢地绑在轿子上。轿子穿行于人海中,犹如一座移动的堡垒。

  在抢神人眼中,这座堡垒则是攻击目标、靶子、取经路上的唐僧肉。

  一位在现场观看拖神的朋友讲述道:“他们冲向老爷轿子的状态,比美剧里的丧尸还疯狂。”

  

  对于不明真相的外地人来说,汕头盐灶的拖神活动,观感上就是打群架,主打一个民风彪悍。

  “称得上是潮汕地区最血性的营老爷,去年有一个人三秒挨了18拳。”

  

  “我去汕头旅游,不知道什么情况进去了给打的鼻青脸肿。鞋子都不见了,见识到营老爷的威力。”

  

  “去年营老爷,我在附近停车上厕所,出来的时候十几个人在抬我车,我二话没说混进去帮忙一起抬,根本不敢说是车主。”

  

  红塑料椅伺候

  “从小祠堂喝夜粥长大,精通洪拳,伏虎拳,那一年跟着同学看热闹,鞋子都被打丢了一个。”

  一位广州的朋友说:“读书时,打群架数潮汕人最厉害,原来他们每年都要参加演习。”

  

  为了防止被前赴后继的抢神人逮住,有些护神人特地研究了仿生学,从泥鳅身上获得灵感,他们会事先往自己身上抹油,减少摩擦力。

  如果此时往身上涂的是按摩油,那么在对手拳头的物理撞击下,则会变成一次高强度的精油推拿,这招叫接化发。

  怪不得那边手打牛肉丸这么好吃,原来每天打牛肉丸就为了这一刻,背5斤牛肉冲上去,可以打出6斤手打牛肉丸。

  

  抢神的人会在计划好的地点进行抢神行动,如果抢神的一方能够摸到神像,便意味着新的一年行好运。抢到神像的话,那就是大吉。

  即便是抢到用来绑神像的草绳,也是幸运的象征。这就像一架祝福的天梯,难度系数和祝福指数正相关,成功路上充满拳头、无影脚和鞭子等诸多坎坷磨难。

  

  尽管护神人严阵以待,老爷的胡子还是经常在一出宫庙就被人拽走了。

  抢神人有破阵的妙计,有人负责出拳打掩护,有人专门负责偷胡子。从老爷的表情上来看,胡子被拔他貌似还挺开心的。

  

  

  

  随着护神队伍像古代的前锋继续纵深,上一秒还举着手机矗立原地的老实村民,下一秒立即变身狂战士。

  双方你争我抢,互不相让,直接变成大型群殴现场。不断有护神或是抢神的人被拉下来,又不断有新的人扑了上去,加入战场。

  

  在神明和特警的注视下,这一天变成了可以合法打架的修罗场。

  当地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老爷场里的恩怨,出了场子就不能计较。暴力被无形的教条和法律框住了,在有限的规则之下,人们的拳脚尽可能的伸展出击。

  

  整个拖神攻防战,混乱中带着秩序。

  “他们游神打架的这个地方就是老爷场,所以其实每年也有人借机进里面解决私人恩怨,但是因为都知道人太多,神像很重,所以都有分寸不敢下死手,有人摔了的话还会停下先让人起来再继续打,避免踩踏。”

  

  “当然如果你在场外打架,当天路上很多警察的,直接把人带走再说。”

  

  很多人第一次看会觉得亵渎,“哪有人在神明头上拳打脚踢的,还拽神像的胡子。”

  但是知道里面的故事就会明白这是潮汕人的一种特别的神灵观,并没有不妥之处。

  潮汕人有句俗语:信则是老爷,不信是柴头。潮汕人对于神明是有要求的,你保佑我你就是我的神,你不保佑我我也不当你这神是神,就是个木头。

  

  相传,澄海盐灶有旧习俗,每年游神抬扛神像要拈阄,中阄的要安排筵席宴请乡人,穷人家甚为所苦。

  那年,一位渔民恰好中阄,游神日子将到,寻思无计,心如火燎,就埋怨起这尊神没保佑反而害他,越想越气,夜间索性偷偷带了绳子跑进神庙,把神像捆缚拖至海滩把它踩在泥沙里,深夜拾行装,过洋避难去了。

  

  事也凑巧,这一年盐灶五谷丰登,渔汛大旺,那渔民也在南洋发了财。翌年将临游神日子,匆忙回家,向乡亲道明真相,便把神像挖捞上来,粉饰金身,供上神殿。大家都认为:“老爷公一定喜欢拖,越拖越兴旺。”从此约定成俗,盐灶拖神由此而来。

  当地至今仍有俗谚云:“盐灶神欠拖。”喻人不打骂便不成器之意。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盐灶拖神成了当地一年一度的武力演习,不仅对内锻炼了青年的体力和武力,还对外展示了该地的武力值、人口调度能力以及团结,让贼寇不敢轻易袭扰。

  “中国人缺的不就是这种团结勇猛的精神吧 ,为啥潮汕人生意做的好,日子过的好就是在人群里敢打敢冲。”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 07:0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