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五四运动旗手鲁迅:一度令人又爱又恨

京港台:2024-5-7 21:36| 来源:冯湘湘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五四运动旗手鲁迅:一度令人又爱又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当然少不了鲁迅。香港(专题)小说家亦舒毫不讳言她最喜欢的作品是《红楼梦》,学得曹雪芹一两成功力经已受用无穷。而她最喜欢作家却是鲁迅。亦舒小说常有嘻笑怒骂、辛辣刻薄之风,正是受此君影响。

  

  有人极喜欢鲁迅,且接近崇拜程度。当年中共一度把他摆上“神台”。毛泽东曾说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但也有人极恨鲁迅,当时很少有文化人能像他那样令人又爱又恨。既有人称他“思想界的先驱者”、“青年导师”、“文坛巨人”等。也有人骂他是“学匪”、“学棍”、“刀笔吏”、“绍兴师爷”。但无论敌友褒贬如何,一般人皆认为他决非是个两面三刀、口是心非的虚伪人物。他的笔锋锐利,如匕首与枪枝,可并不恶毒, 只是一柄战场上洞胸穿甲的利刃,而非背后给人发出的暗箭。

  鲁迅所处时代并非中国最坏的时代,所以他仍可以好好地写出他的《呐喊》、《野草》、《阿Q 正传》等被誉为“肩负黑暗与虚空,继续作唐吉诃德的战斗”等名篇。而鲁迅是世故的,因为自十三岁起家庭变故已使他“看见了世人的真面目”。此后,也开始他对社会和人生的痛苦思考,作为孤寂者的人生之旅而一路前行了。

  少时看不懂他的作品,如今早已不想去破解任何人生之谜,所以也不会再去看鲁迅那些深刻具哲学思辨和时代黑暗的作品了,尤其怕《野草》这种造成心理上巨大压抑感的文章。

  人生固是悲凉,那又何必再往伤口上撒盐巴。

  愚昧国民能承受得起民主、人权、自由吗?

  别说了。倒是鲁迅先生有关创作的精辟见解很令人佩服和习之不辍。他说在描写人物时,素描般笔法不可用得太多,人物性格应在其言语行动中显露出来。你看看孔乙己、阿Q这些人物是如何描写的就会明白。再不就翻开《红楼梦》王熙凤出场那段来细读吧。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13:1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