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遭质疑,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院士百科全书"再消失

京港台:2024-5-11 21:56| 来源:澎湃新闻 | 我来说几句


遭质疑,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院士百科全书"再消失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含金量在中国遭到质疑后,5月11日,澎湃新闻注意到,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上的“院士电子百科全书”栏再度消失。

  近日,有关“花40万可买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某某成为世界唯一一位90后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成员名录超三分之一疑似中国人”的信息在网上传播,引发了舆论对欧洲自然科学院相关话题的关注。

  澎湃新闻5月9日曾在《“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井喷背后,“外国院士”为何有市场?》中报道,记者查询发现,“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上此前被指“超三分之一疑似中国人”的“院士电子百科全书”页面,5月7-8日一度消失不见;5月9日,“院士电子百科全书”再次出现在欧洲自然科学院的官网上,但记者对比发现,名单中有部分疑似中国人的人名不见了。

  5月11日,澎湃新闻查看欧洲自然科学院官发现,该官网上的“院士电子百科全书”栏再度消失不见。

  

  5月9日,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院士电子百科全书”相关信息及链接(图中中文系网页翻译后呈现)。

  

  5月11日,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院士电子百科全书”相关信息再度消失(图中中文系网页翻译后呈现)。

  此外,澎湃新闻5月9日的报道中提到,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指出,“欧洲自然科学院”这类的组织机构确实真实存在,只是不是我们理解的官方主办或批准的,从法律方面很难说这些院士是假的,但其学术地位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完全不是一回事,此院士非彼院士。

  陈志文直言不讳地指出,恰恰是一部分中国人或华裔(专题),巧妙地利用了中外文化、制度和信息差,把院士做成了一门生意,于是类似的科学院与院士就如雨后春笋般泛滥。很多类似的国外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申报评选活动中都有中国人或者华人(专题)的身影,“属于中国人专骗中国人”,而且这类机构多数都选择和权威机构接近的名字,很容易混淆。

  在陈志文看来,类似的问题短期内难以杜绝,但随着这类现象的不断被曝光和关注,社会大众、相关部门都会逐渐认识、了解这种中文文化、制度等方面差异。可利用的信息差小了,这类的“院士”头衔可能会慢慢失去市场。相关权威部门也有必要及时发声,科普这类差别。但遗憾的是,包括大量的官方机构和负责人也普遍缺乏这方面的认知,屡屡被愚弄,尤其在落后地区更为明显。

  报道还指出,此前多个官方机构平台曾就“欧洲自然科学院新晋院士颁证授勋仪式在京举行”“XXX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某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等进行过宣传介绍。

  5月10日,澎湃新闻查询时注意到,多篇“欧洲自然科学院新晋院士颁证授勋仪式在京举行”“XXX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某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的消息已从相关机构微信公众号、官网删除撤下。

  针对井喷式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现象,中国科协曾于5月8日发声呼吁,各部门机构不应为“投机者”捧场站台。

相关专题:院士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学术教育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19 06:0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