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傻子遍地,正是反复科普“阿波罗登月”的意义

京港台:2024-5-27 01:38| 来源:特正经的张某某 | 评论( 25 )  | 我来说几句


傻子遍地,正是反复科普“阿波罗登月”的意义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之前的《登月骗局与阿Q正传》被删了。把它们联系起来,主要是这个意思:未庄必须是宇宙标准,城里的一切必须经过阿Q认证,比如煎鱼必须放三米长的葱叶,细细的葱丝绝对不行。

  【一】

  刚刚看到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官方公众号5月22日文:《美国阿波罗登月造假被实锤?证据不会消失,时间将证明一切》

  这是我这段时间看到的第N个试图说明“阿波罗登月不是骗局”的官方信息。

  门户网站,央视级节目,专业科学家,包括国家官网。

  但仍有人觉得这些都不可信:在这个星球上,只有他自己的观念才是对的。

  ——有一天我和人开玩笑,哪怕有一天一号同志屈尊来辟个谣,我估计网友们都会在心里给他定性是修正主义。

  在这种状态下,有人认为再去科普真没必要:“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 “成年人只有筛选、没有教育” “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我不同意。我觉得是有必要的。

  ——“只有筛选”,是在“教育”无效之后;

  ——“尊重命运”,是在助人无果之后。

  ——他们中的一部分其实是偏听偏信,当更多证据和逻辑摆到面前,他们照样可能进化。

  为了我们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更好,哪怕只是好上一点点,我们也应该略尽微力。——所有的“放弃、死心”,都应该是在“曾经努力”之后。

  不是为他人,是为自己。

  用网络不太礼貌的说法,没有人喜欢生活在一个傻蛋环绕的世界,哪怕少一个也是好的。——虽然你我其实也也许不幸是个傻蛋。

  所以标题本来是《科普“阿波罗登月”,无关美国的牛逼,有关减少祖国的傻逼》。我委婉。

  所以,反反复复科普“人类真登上过月球”自有其意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固执与愚昧。重返理性,本就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事情。它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是与愚昧不止不休的艰难拔河。

  【二】

  稍具基本逻辑和基本科学意识的人都知道阿波罗登月一个常识性话题。如同稍具基本逻辑,都能判断“西方崛起于《永乐大典》” “西方伪史论”等观点之不可能。——也许有人还记得,前几年甚至出现过“英语起源于湖南”的宏论。

  不再具体重复一遍那些争论,包括但不限于“为什么旗帜会飘动”“为什么黑色天空没有星星”“为什么会有不同方向的影子”“为什么后来不登了”……

  也不再具体重复一遍答案,包括但不限于“旗帜是振动不是飘动”“没有星星是拍摄设置原因”“多个影子是因为设备反光”“为什么它登了就非得一直登(人类曾徒步到达南极点,为啥这么多年了没人又去?所以人类从未徒步到达过南极点?)”……以及安装的月震仪、激光反射镜的真实存在(我国也有反射镜测试数据)……

  简单地逻辑一下即可:

  1.如果是一场惊天大骗局,那么设计者们要让旗帜不晃动、要让天空有星星,要让影子一样长……总之一切如你所愿,有何难?【忍不住情绪化一下:要满足傻逼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想象,有何难?】

  2.为什么收到月壤的上百个国家和更多的科研机构基本不质疑其真伪?美国人难道不知道送出越多、暴露的可能性越大?何况“送月壤”如同把证据长久地递到别人手里。

  3.事涉如此多部门、如此多人员,要让所有人闭嘴或只能口嗨“我猜是假的”而拿不出证据,这是一件“无限接近不可能”的事情,尤其对于像美国这种国家:他们连五角大楼绝密文件都能完整交到记者手里。中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登月这个事造假,比登月本身还难。

  但如果你曾经和你生活中身边的人谈论过这些话题,你就会发现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这么傻蛋的话题,真有人信。而且比例还不小。

  就像你永远会在乡村里发现倒在路边的稀饭:总有人相信婴儿夜哭可以用这个方式解决。很奇怪的是这一招在城市好像水土不服,城里的稀饭主要是早餐,似乎没有神异功能。

  我们看到的是这一现象:在这些奇怪的观点冒出来之前,他们从没想过这些问题;当它们冒出来后,他们立马深信不疑。

  并深信不疑自己的深信不疑。

  如果你要问他们:这些观点是哪个专家说的?是怎样论证出来的?比如《永乐大典》的哪一部分激发了哪一种现代科技的出现?是否被科学界、史学界、社会学界公认?

  他们嫌弃地看你一眼:不言自明!

  难怪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只要“玄”起来,“妙”就自动成立。

  【三】

  我们并不知道这些人中哪些是真傻,哪些是假傻,哪些是装傻。

  真傻和装傻是真的没办法,科普任何东西对他们都确实没有意义——前者理解不了,属于孔子的“下愚不可移”;后者装着不理解,属于你永远叫不醒的那个“装睡的人”。

  ——譬如你向朋友借钱,前者是那个穷光蛋,后者是“啊?你说什么?信号不好,听不清楚,下次见面聊啊”然后挂断了你的电话。

  科普的意义在于假傻者:被科普的东西只是处于他们的盲点,而非他们不肯理解、不能理解。

  ——我多年前和一女网友聊日本(专题),据她说气得跑进厕所大哭一场(我咋就这样凶残呢一点都不怜香惜玉),但过了几年,她说她痛斥闺蜜对日本的无脑仇视。

  ——绝大多数人类愿意自己是理性的。

  拒绝理性的人类一般只有两种:

  1.有心理疾病的。他们陷入偏执而不自知。

  2.自身知识太缺乏、并且不肯进步、但同时又想掌握真理。

  宣称掌握真理的最省力途径正是“非理性”:无须任何逻辑与证据,高喊“我就是对、就是对、就是对”即可。

  【四】

  这些澄清“阿波罗登月真发生过”的权威说法,虽然下面的评论没眼看,但它们坚持这样反反复复科普,至少有这么几种意义:

  1、它证实:一个本没必要科普的东西,在我们这儿真的必要。

  如果没有这些科普,真的有更多的人会被带到沟里去,反智会更甚嚣尘上。

  美国自身也存在大量“登月骗局论”。NASA曾经作过解释,然后基本不再回应,我估计是NASA聘请了郭德纲:“如果一个人问马斯克你那火箭用的是山西无烟煤还是我外公的打火机,马斯克看他一眼都算输。”

  根据“我就是对、就是对”原理,向傻逼自证是一件费劲而无意义的事情。

  2、它说明:哪怕比这更粗浅的科普,对于这片土地来说都是必要的。

  不要忘了,你所处之处是这样的:番茄和豆腐不可同食(会结石)、黄瓜和花生不可同食(会结气)、三斤大米和十八个馒头不可同食(会胀死)、龙肉和麒麟蛋不可同食(会成仙。成仙后果很严重,你看嫦娥多寂寞)……

  3、以及,它显示我们的舆论环境是好的。

  因为,这些官方公众号、这些科学家、这些官方新闻平台反复说明“美帝真的有人登上过月球”,如果换一个历史阶段,后果会很严重,甚至整个单位都会被连锅端。“爱因斯坦他有奶便是娘啊,跑到美国去帮它造原子弹”。那才可怕。

  

  【五】

  中国嫦娥2号拍到了阿波罗11号登月遗迹。所以,总有一些古怪的逻辑在难为我们的网友:

  为了证明我们有多牛,我们需要拍到另一个星球的微小遗迹;

  为了证明美国人撒谎,这个遗迹不能够存在。

  ——这可咋办?这一届网友太难了。

  总不能说下面这个名字的红头网页允许一条假新闻长久呆在上面吧?我刚刚亲自截图的。

  ——我有一招可帮助这些网友:证明这个新闻的小编是美狗;或证明严俊的话是编造的;或干脆证明严俊这个人不存在。

  

  【六】

  双方的行事逻辑是啥?

  翻译出来就是:坚称真实和坚称造假的两类人,他们脑子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坚称真实的人,不外两种可能:1.相信科学,相信证据,相信逻辑。2.无脑美狗。

  坚称造假的人,不外三种可能:1.缺乏基本逻辑和科学素养。2.朴素的民族感情。3.相信登月真实,但是为了流量。

  问题来了:为啥坚称真实的人可能不是为了流量?无耻粉饰自己?

  不是。因为,要蹭大流量,众所周知持什么观点最有效。若只是为了流量,他们应该华丽转身。

  “不是美狗你急啥?为什么非要帮着说它真登过月?”——不是在“帮着说它登过月”,而是在说“我认为事实是它真登过月”。在事实面前,美国算个屁!

  所以我是因你而急啊——看着你傻得这么真诚,心中难过。在你和你的脑子面前,美国算个屁!

  最后两句:

  试图证明敌人的失败和无耻并不有助于我们的进步与胜利,由此获得的愉悦感并无意义。

  假想美帝并未登月,只不过是反向满足虚荣,正面伤害大脑,伤害你自己本应该拥有的科学意识。

  延伸阅读:

  美国阿波罗登月造假被实锤?证据不会消失,时间将证明一切

  来源: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2024年05月22日 20:11:10

  一场关于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否造假的讨论近日又掀起波澜。波澜的缘起是在嫦娥六号发射的直播中,探月工程三期副总师裴照宇在和主持人对话时,提到“阿波罗盆地”时有一段不连贯的表述被大肆解读,被当成美国登月造假的“铁证”。

  裴总没说完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阿波罗登月真是假的吗?多年的流言为何总能反复起波澜?《一起来唠科》邀请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段玉龙,对话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解读流言来龙去脉。

  1. 段玉龙:大家都很关注直播中裴总说的 “没有找到那个……阿波罗盆地的那个……”,他没说完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真的意指阿波罗登月造假吗?

  杨宇光:裴总虽然没有把这段话说完整,但他提到的“阿波罗”其实指的是“阿波罗盆地”,另称为“阿波罗撞击坑”,指的是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里的一小部分地形。南极艾特肯盆地是非常大的,直径超过2000公里,包含了月球的南极。但这个撞击坑的名字和阿波罗登月地点并没有关系。

  我们知道人类史上唯一的载人登月计划是阿波罗登月,从1969年到1972年一共进行了七次,除了阿波罗13号失败以外,另外6次都取得了成功,都是落在月球的正面。阿波罗计划的名字起源罗马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当下的美国重返月球计划起名为阿尔忒弥斯计划,在神话中阿尔忒弥斯是阿波罗的妹妹,可以看出他们取名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阿波罗计划”和“阿波罗撞击坑”除了名字相同,并无其他关联。裴总也没有在节目中说阿波罗计划是假的,这是很明确的。至于他说的没有找到阿波罗盆地的什么,我也无从判断,我们只能从国家航天局在嫦娥六号正式发布的信息中来了解这个任务,目前唯一知道的就是阿波罗盆地是我们的计划着陆点之一。

  

  嫦娥六号降落区域示意

  2. 段玉龙:很多网友揪住了这句没说完的话,来延展出阿波罗登月是假的这一结论,当然这种猜测也不是第一次了。反过来问,现有的证据如何证明美国当年的确是成功实现了载人登月?

  杨宇光: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摆事实讲道理,在事实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质疑。

  首先讲一个和中国人关系最大的信息。在我们探月工程开始之前,我们在月球的科学研究上有一些非常显性的成果,成果来自欧阳自远院士利用美国高级官员在访华时赠送我们的1克月壤进行各种研究后,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多篇高水平科研论文。同时,他通过研究判断出这1克月壤是来自于阿波罗17号采集的样本。月球上采集的土壤和地球上的是可以被区分的,不同星球的土壤化学元素中同位素占比不一样,这是没法伪造的。欧阳院士发表的文章至少能证明,美国人送的土壤来自月球。

  当然,还有一些辅助判断依据。我认识一位美国航天领域资深的老先生,他参加国际会议时会带上一块石头,是他购买的一块来自月球的陨石。人类历史上有来自月球甚至火星的各种陨石落到了地球,我们拿到石头后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判断其来源。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土壤或者陨石究竟是来自哪里,都是由严谨的科学依据来判断的。

  3. 段玉龙:您刚才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产生了一个疑问,怎么证明美国人送给欧阳院士的这1克月壤不是从掉落地球上的陨石中抠出来的?

  杨宇光:到今天为止,包括美国、前苏联、中国、日本、印度(专题)等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发射了环月探测器,这些环月的探测器可以获得月球不同区域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再结合公开发表的各种科学研究论文,交叉论证之下可以判断出月壤到底来自哪个位置。美国六次阿波罗登月带回的月壤,来自月球上不同的地区。而不同地区土壤成分不同,比如月海地区玄武岩是最多,这是由于岩浆活动形成,而来自高地的土壤斜长岩的成分最多。

  除了中国,美国也将这个月壤作为国礼送给了其他很多国家,这些国家对月壤的研究都是试金石,如果是假的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4. 段玉龙:也有网友说,哪怕月壤真的是来自月球,那怎么证明是人带回来的?有没有可能只是探测器带回来的呢?

  杨宇光:前苏联16、20、24号三次月球任务采回了300多克月壤,我们的嫦娥五号探测器采回1.731公斤,但美国采回了381公斤以上。对比可以看出,美国采集的土壤量级在60年代到70年代靠机器采样是无法完成的。那个年代实现自动采样的机器非常精巧,而代价是采样量很小。

  我听阿波罗11号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亲口说过,他和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后,完成一些出舱基本操作后他就把相机给了阿姆斯特朗,所以奥尔德林的照片比阿姆斯特朗多得多。其中有一张照片是奥尔德林拎着两个从登月舱上拿下来的仪器,准备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另一张照片则是放好的科学仪器。这个仪器是激光反射器,地面天文台可以用这个激光反射器的波束发射到登月的位置,通过波束原路返回进行精确测距。这样的反射器阿波罗11号、阿波罗15号以及前苏联的无人月球车都曾用过。

  

  奥尔德林在月球上拎仪器照片

  激光探测器有没有可能不是人类放上去的呢?这个问题涉及到另一个证据。登月舱是有精确落点的,而激光反射器要考虑位置差异。通过很多国家的环月探测器可以看到,这个探测器和登月舱并不在同一个位置,这说明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人拎过去的;二是月球车开过去的。六十年代的月球车体积比现在的大很多,如果是无人登月舱加上月球车,环月探测器一定是可以拍到月球车的。但实际情况并没有,探测器只拍到了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和附近的科学仪器。相反,阿波罗15号到17号这三次飞行任务,探测器可以拍到月球车及行驶痕迹。当然,由于探测器口径原因,目前暂时无法拍摄到人类的脚印,但轮胎的轨迹已经可以足够证明有人驾驶。

  而阿波罗15号、16号、17号的月球车如果是自动驾驶,一定会带有一个庞大的能源系统,就像前苏联的月球车,但它们并没有。同时,无人驾驶月球车行动非常缓慢,哪怕发展到21世纪的玉兔一号、玉兔二号,在月球行驶仍然是缓慢的。事实上,目前拍到的阿波罗月球车行驶轨迹很长。以美国宇航员约翰·扬为例,他甚至创下了在月球上“飙车”的时速纪录,而这样的飙车靠无人驾驶是无法实现的。

  

  阿波罗 17 号留下的痕迹

  此外,当时人类的数码技术有限,月球直播的画面很模糊,但阿波罗从月球带回来的胶卷十分清晰,甚至可以跟21世纪发射的月球探测器拍摄的素材媲美,这是60年代人类光靠观测无法达到的。在当时根本没有这些数据的情况下,如何造出这种 “假”?

  5. 段玉龙:杨老师提到的证据大家此前也从不同渠道或多或少有了解,但即便如此,关于阿波罗登月真假的讨论仍然不绝于耳。比如美国国旗为什么会飘起来?月球拍照为什么反光?甚至有人说这是多国航天集团在一起策划的阴谋,这个阴谋就是为了证明人类真的上过月球。您怎么看待这种公众情绪?

  杨宇光:比如那个关于国旗的传言,我们知道月球上确实没有空气、没有风。而旗杆是有弹性的,弹性势能在没有空气的环境里能量耗散极慢,会导致稍微一点扰动旗杆就会带着旗帜晃动。这个问题有另一个细节佐证,阿波罗11号在月球上放了一个月震仪,它测量出月球上也存在地震,且地震波形和地球的地震差别非常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月球上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空气,地震波在月球传播时很少有耗散、很长时间消不掉。

  

  宇航员奥尔德林在月面与美国国旗合影

  我们对任何事情下定论,都不会只采用单一来源的证据,而是多方面交叉佐证。我举了一些论证阿波罗登月是真的论据,如果说是假的,也同样需要多方确凿的证据来论证。当然了,现在大家还是可以争吵,等将来有更高分辨率的相机可以拍摄到更清晰的人类登月脚印,那就真假立现了。脚印一直在月球上不会消失,他们会成为最终的证据。

  这里再科普一个信息,登月的车辙和脚印是一直会停留在原地的,原因正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而且月球的土壤/岩石受到几十亿年的风化作用,变成了极其细微的、颗粒状的、尖锐的月壤。因为月壤特别尖锐,在不需要水、粘合剂的情况下,踩过去的形状可以完整保留。所以,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2 14: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