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破解"车诺比野猪悖论" 这一实验爆遗毒恐才是关键

京港台:2024-6-2 22:50| 来源:自由时报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破解"车诺比野猪悖论" 这一实验爆遗毒恐才是关键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上世纪60年代核试爆遗留的放射性物质,让车诺比地区的野猪持续「中毒」。(法新社资料照)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位于乌克兰境内的车诺比(Chernobyl)核电厂发生重大事故核灾后,该地区的野生动物受到严重辐射污染,令人担忧。而车诺比野猪的放射性物质含量,与其他动物相比,却始终居高不下,成了一个科学谜团。

  据《有趣科学》(IFLScience)网站近日报导,2023年维也纳大学(University of Vienna)和莱布尼茨汉诺威大学(Leibniz University Hannover)的研究团队,利用尖端测量技术,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

  1986年的车诺比核灾释放了大量的铯-137(cesium-135),这是一种半衰期约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车诺比野猪肉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在过去30年裡几乎没有下降。

  研究团队发现,造成野猪持续「中毒」的原因,不仅仅是1986年的核灾,还与1960年代的核武器试验有关。

  研究人员在德国巴伐利亚(Bavaria)的野猪身上,发现了另一种放射性同位素铯-135,这种同位素的半衰期长得多,因此影响持续时间也更长。

  「由于它具有很长的半衰期,而且很少衰变,因此无法用辐射探测器直接探测到。必须使用质谱法,并採取相对複杂的措施,才能将其与其他原子精确区分。」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辐射专家斯坦豪瑟教授(Georg Steinhauser)表示,「我们现在成功地做到了。」

  虽然研究人员是在巴伐利亚野猪身上发现了铯-135,但他们推测,这种现象也可能发生在车诺比的野猪身上,也就是说,车诺比的野猪可能仍然受到铯-135的影响。

  然而,这也引发了另一个疑问:为什么野猪受到影响,而鹿和其他野生动物却没有?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与野猪的食性有关。野猪喜欢食用地下20到40公分深的鹿松露(deer truffles),这种真菌会慢慢吸收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

  由于车诺比核灾释放的铯-137,以及冷战时期核武器试验产生的铯同位素,都在慢慢地渗透到土壤中,因此鹿松露至今仍含有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这意味着,野猪会同时摄入来自核灾和核试验的放射性物质,导致牠们体内的放射性物质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而其他野生动物则因为食物来源不同,已逐渐恢复正常,甚至蓬勃发展。

  斯坦豪瑟教授解释说:「如果将所有这些影响加在一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鹿松露的放射性,以及随之而来的野猪的放射性,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相对稳定。」「我们的研究表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係非常複杂,但如果你的测量精度足够高,就能找到这些谜题的答案。」这项研究于2023年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上。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7 12:4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