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少赚1.1万亿元,孙正义认错:英伟达卖早了

京港台:2024-6-24 14: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少赚1.1万亿元,孙正义认错:英伟达卖早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抄底还是跑路?美股最新动态

  据外媒报道,作为科技投资领域的传奇人物,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因投资阿里等公司而名声大噪。但近年来,他在英伟达、OpenAI的投资上翻了大车,没能赶上AI的最大风口。

  当地时间6月21日,孙正义在软银年度股东大会上回顾了其投资生涯中的一项重大失误:

  过早清仓了英伟达股票,错失了高达1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专题)1.1万亿元)的潜在收益。“想起那些我错过的事情,真是令人沮丧。我好后悔卖掉英伟达股票。”

  “错过了一条大鱼”

  据悉,软银在2019年出售了其在英伟达的全部4.9%的股份,并获得了33亿美元的投资回报。当时,孙正义认为锁定回报是明智之举,软银购买英伟达股票的成本仅为7亿美元。

  但在今天看来,这一决策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失误。

  在人工智能投资热潮下,英伟达近两年来一路高歌猛进,并在上周短暂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上周四落到微软之后的第二位。截至上周五收盘,英伟达市值仍高达3.11万亿美元,仅略低于苹果的3.18万亿美元,微软的3.34万亿美元。

  如果软银坚持持有英伟达,其股份今天的价值将为1600亿美元。这意味着软银在2019年清仓英伟达时错过了超过1500亿美元的收益。

  孙正义后悔地说:“错过了一条大鱼。”

  据孙正义介绍,他曾计划将英伟达纳入软银的技术版图,并在收购芯片设计公司ARM一个月后与英伟达CEO黄仁勋进行了深入的收购谈判。

  孙正义希望收购英伟达并将公司私有化,同时保留黄仁勋作为掌门人,但最终谈判没有成功。此外,他曾有意将软银旗下的ARM出售给英伟达,但由于反垄断问题,这一计划也未能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英伟达之外,孙正义还踏空了人工智能新星OpenAI。孙正义透露称,他原本计划向OpenAI注资,但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最终决定接受微软的投资。

  尽管踏空了英伟达和OpenAI,孙正义对于ARM的押注获得了巨大成功,也是他最成功的投资范例之一。

  软银孙正义再放豪言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刚刚宣布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后,软银集团的掌舵者孙正义近日再放豪言,不仅描绘了创造“比人类聪明数千倍”人工智能的雄心壮志,还提出要打造超级人工智能时代(ASI),“无论以何种形式,我都会追求ASI”。

  此前,《日经亚洲》曾报道称,软银集团旗下的Arm Holdings已计划涉足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准备成立专门的人工智能芯片部门,并计划在2025年春季之前完成原型产品的构建工作,Arm将承担初期的开发费用,同时软银也将参与投资。

  谈及Arm的未来前景,孙正义称,届时该公司芯片将支持一个由机器人和强大数据中心组成的繁荣生态系统,可以共同治疗癌症、打扫房屋和与孩子一起玩耍。

  近两日,孙正义颇为活跃,就人工智能话题频频发声。

  据外媒报道,6月20日,他声称当进行下一次重大科技投资时,他已经准备好孤注一掷,“下一个大项目可能会大获成功,也可能惨败,但软银别无选择,只能尝试。”他强调,软银集团将寻找和投资“未来发展的种子”,主要在日本(专题)以外。

  这次发声同样没有透露重大投资和具体细节,但孙正义公布了一个新方向,软银集团将扩大其可再生能源发电业务,以帮助满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电力需求,特别是在美国。

  事实上,人工智能的热潮正在把软银从此前的投资泥潭中解救出来,上个月,软银集团发布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2023财年财报,以及今年1-3月的季报,季报数据显示,软银集团第四财季净利润为2311亿日元,这是其第二个季度实现盈利,上年同期亏损576亿日元。全年来看,软银集团实现营收为6.76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8%;净利润为2092亿日元,而2022财年亏损7898亿日元;归属母公司所有人的净利润为亏损2276亿日元,上一财年为亏损9701亿日元。

  在上一季度财报发布后,软银首席财务官后藤芳光(Yoshimitsu Goto)表示,公司经历了从以阿里巴巴为中心,到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巨大转变。近日,后藤芳光提出,软银现在需要承担更多风险,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发展加速的情况下,“不承担风险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风险”。

  这家最好!股市开户分批买入大盘股指基金

相关专题:美股动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13:0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