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拜登警告习近平勿助长俄乌战争将付出代价

京港台:2024-7-12 10:59| 来源:美国之音 | 评论( 19 )  | 我来说几句


拜登警告习近平勿助长俄乌战争将付出代价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习近平最新动态 追踪报道!

  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星期四(7月11日)在北约峰会落幕之际表示,中国必须明白,助长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不会带来经济利益,而削弱太平洋和欧洲国家将付出代价。在此之前,北约(NATO)发表华盛顿宣言首次指责中国是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决定性助推者”。分析人士说,拜登的讲话以及北约的宣言显示,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的所谓中立立场--想从俄罗斯和美欧同时获利--恐怕难以为继。

  拜登在沃尔特·华盛顿会议中心(Walter E. Washington Convention Center)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必须明白,如果他们向俄罗斯提供信息和能力,并与朝鲜和其他国家合作帮助俄罗斯,那么他们不会从他们想要的投资中获得经济利益。”

  他进一步警告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我们必须确保习近平明白,在与俄罗斯和乌克兰打交道时,削弱太平洋盆地国家和欧洲是要付出代价的。”

  美国乔治城大学美中全球问题对话项目高级研究员韦德宁(Dennis Wilder)告诉美国之音,拜登的这番讲话显示,中国不再被视为“中立”。

  他说:“中国被视为战争努力的一部分。拜登总统警告中国,不仅会有来自美国的后果,也会有来自我们的欧洲盟友的后果。”

  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国一直强调自己是中立的,并表示自己一直在促和劝谈,但中国至今没有谴责俄罗斯,并在在政治和外交上一直向俄罗斯提供支持。经济上,更是不断深化与俄罗斯的贸易,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提供了“生命线”,使其可以抵御西方经济制裁的影响。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东亚项目共同主任、中国项目主任孙韵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拜登的讲话实际上延续了美国今年年初以来对华政策的一贯立场。中国对俄罗斯国防工业的支持是今年以来美中关系的一个重大的摩擦点,也是美中官员会晤时交谈的重点。

  孙韵说,现在的情况是,美国已经“明确地、全面地”将自己的担忧和观察传达到给了美国在欧洲的北约盟国。拜登的讲话显示,中国的所谓“中立”是没法继续下去的。

  “很多欧洲国家认为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上面的立场是不够诚实的,其实也就是回到刚才拜登所说的这一点,就是中国一方面在经济上从美欧获利,同时想要保持同俄罗斯战略上面或者说政治上面的一种中国所说的结伴不结盟的关系,但是同时又想在经济上从美欧这边获得市场获得技术。这样的一个战略本身似乎在北京看起来是中立的,但是在现实的过程中间这样想贯彻下去,它的难度会很大。”孙韵说。

  此前,北约领导人星期三发布宣言称中国是俄乌战争的“决定性助推者”,继续对欧洲和对跨大西洋安全造成系统性挑战。宣言指出,中俄之间“无上限”的伙伴关系以及中国对俄罗斯国防工业基础的大规模投资,为俄罗斯的战争提供了助力。宣言同时敦促北京“停止对俄罗斯战争努力的一切物质和政治支持”。

  美国乔治城大学美中全球问题对话项目高级研究员韦德宁认为,北约的声明将让中国面临更大的压力。

  他说:“我认为现在中国面临的压力会更大。我认为支持中国国防工业向俄罗斯运送武器或武器相关材料的中国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我认为参与向俄罗斯销售半导体、推进剂和机器工具的中国公司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我认为美国正在成功地让欧洲人看到这一点。他们必须像我们对中国施加同样的压力。”

  不过,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的孙韵指出,鉴于北约和欧盟的不同,北约的态度可能并不代表欧盟的态度。“我们要非常清醒的认识到北约不是欧盟。北约是一个军事安全的组织,它是一个集体安全的组织。所以当它去衡量中国的定位,或者说中国的作用的时候,它跟欧盟的定义一定是会有一些差别的。”孙韵说。

  在X平台上,连任三届的德国绿党籍欧洲议会议员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呼吁欧洲领导人能将这一立场落实到日常对华政策中。他说“对于北约来说,将中国视为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战争的“决定性推动者”是一件(好事)。如果欧洲领导人能将这一说法落实到日常对华政策中则更好。”

  中国当局抨击北约华盛顿宣言“充斥好战言论”,对中国“充满挑衅、谎言、煽动和抹黑”。乔治城大学的韦德宁说,“北京和北约的关系已经恶化,特别是如果普京在乌克兰战争中取得成功的话。”

  拜登在记者会上还被问及一些民主党人希望他退选一事时,他表示会继续竞选,称自己是“最合格的总统候选人”。他提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时说:“我打败过他一次,我将再次打败他。”

相关专题:习近平,俄罗斯,拜登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10:1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