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德语媒体:禁用华为5G是否明智?

京港台:2024-7-13 02:02|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14 )  | 我来说几句


德语媒体:禁用华为5G是否明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华为最新动态!

  根据德国政府与电信运营最新商达成的协议,华为等中国公司生产的部件将逐步被从德国移动网络中移除。《南德意志报》评论批评这一步已经拖得太久,《法兰克福汇报》则认为此举可谓明智。

  《南德意志报》发表前驻华记者题为“终于有了行动”(Endlich Taten)的评论,指出,经过多年的扯皮,终于做出了这一来得太迟的决定,凸显出德国有关单位的谨小慎微、犹豫不决和不负责任。评论写道:

  “华为是中国最大的电信跨国公司。而中国是一个刚刚在北约峰会上被其成员国家指为‘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战争关键的纵容者’的国家,以其‘持续的恶意网络攻击和混合行动’危害西方的安全。这个国家通过情报法规定所有公司,也包括华为,必须‘支持、协助、配合国家情报部门的工作’。

  尽管如此,多年以来欧洲仍有企业高管和政治家认为,把未来基础设施的中枢神经系统交到华为手里是个好主意。德国不是唯一的一个,但德国政府花了最长的时间才肯认清背后的风险。无论是默克尔政府还是现任的肖尔茨政府都难逃责任。“

  文章回顾了上一届和本届德国政府的各种阻挠、拖延、削弱措施力度的做法,以及德国社会对这一事件的反复讨论后写道:

  “这是德国对华政策要命的老毛病:真实的或装出来的天真幼稚加上对德国经济利益受损的担心。因为害怕北京的报复,同时顾及德国企业——这些企业自己让自己陷入了对中国过大的依赖——的利益,就继续将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置于安全风险之下。久拖不决的华为禁令这一败迹,是德国中国战略难以奏效的一个例证:中听的言辞并不少,但缺少的是实际行动。”

  仔细算账

  《法兰克福汇报》的署名评论则认为,德国政府用在踟蹰数年之后做出决定,是权衡利弊的结果。

  “围绕如何对待德国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中国技术这一问题,柏林联合政府纠结论争了很久。争论的焦点是如何找到正确的平衡点:一方面有着来自中国的破坏和间谍活动的抽象危险,另一方面要面对的问题是,冒然行动会不会让企业和公民面对用不上网的窘境。德国近年来在移动网络建设上取得出人意料的快速进展,也得益于华为的技术,与欧洲竞争对手相比,华为技术价格低廉、使用便捷。”

  文章以英国在短短几年时间禁用华为的计划为例指出,这样考虑不周的做法让网络运营商损失巨大,最后政府不得不修改更新计划。作者认为德国政府的选择 “更为明智”,即逐步更换取代,这样做可将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同时不致过于仓促。评论接着写道:

  “当然,我们不能轻视中国,尽管——或正因为迄今还没有发现涉及中国供应商的意外事件。中国政府对本国民众的监控毫不手软,破坏(基础设施)应该也不会是他们的禁区。不过人们还是应该先冷静地分析,那些已经安装的部件到底能构成什么风险,哪些风险又是不存在的。对专业人士来说,清楚的是,中国无法造成太大的损害。

  而让自己对中国制造商不过分依赖,这个愿望是另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政府可以而且应该做出的政治决策,即使这不可避免地意味着,今后产品价格会更高。对网络运营商来说,他们业务不会变得简单,更不会廉价。这就是欧洲为保持自主权要付出的代价。”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相关专题:华为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06: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