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生育率暴跌10年,韩国中年人成了“抢手货”?

京港台:2024-7-26 11:50| 来源:凤凰周刊 | 我来说几句


生育率暴跌10年,韩国中年人成了“抢手货”?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生育率连续低迷41年后,韩国就业市场正在起变化。

  韩国总和生育率从1983年以来就一直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2018年跌破1.0以后更是连年创造新低。

  而生育率下跌的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严重不足。但是反过来,也让原本经历焦虑与失业「中年危机」的中年人,变成了香饽饽。

  据韩国《中央日报》今年六月初的报道,韩国中年人(40-59岁)在职场越来越受欢迎。

  大公司不仅开设了专门面向中年人的招聘会,而且相较于年轻人,老板们对中年人的满意度更高。

  甚至,《中央日报》在标题中就直言“老手新人”时代已经到来。

  

  平时职场里万人嫌的中年群体,似乎正迎来事业第二春。

  韩国职场要天翻地覆了?韩国人中年危机不再?

  

  抢手的中年人

  “好用”,是中年人受到青睐的重要原因。

  在雇用中年员工的公司里,有68%的雇主表示“满意”。其中,忠诚度高是老板们的共识。

  “即使他们技能提高了,也不太可能换工作。”

  

  具体到不同规模的企业,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小公司喜欢,大公司看重。

  一项调查显示,76.5%的中小企业表示愿意聘用中年人。求职者要是会点基础办公软件、数据分析或是网络营销,那就更好不过了。

  在大企业,中年人得到优待的方式是返聘。

  SK集团的子公司SK Eco Plant,50岁以上的员工退休后如果愿意并且公司需要,公司会重新聘请他们为合同工。

  韩国电信公司KT也会请退休员工当顾问,请他们把专业技能传授给后辈。

  如此一来,公司既解决了年轻员工经验不足的问题,中年人也得到了再就业机会,可谓一举两得。

  兼职市场,中年人同样令人刮目相看。

  首尔一位咖啡店老板雇了一名40多岁的兼职员工。一开始他还很犹豫,后来却发现这位员工比年轻员工更细心,也愿意工作更长时间。老板表示非常满意,将来会再次聘请中年员工。

  或许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化,就连求职App的广告,主人公都变成了中年人。

  

  另一边,韩国政府也大力支持中年人就业。

  隶属于首尔市政府的“首尔50+”网站专为中年人定制,不仅提供就业信息,还举办各种培训,从技工到码农,种类一应俱全。

  

  釜山地区为雇用40-50岁员工的公司提供每人最高456万韩元的奖励。

  原本不受待见的中年人,似乎成了所有人眼里的香饽饽。

  至于原因,其实不难理解。

  由于严峻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韩国年轻人口数量不断下降。2023年,20岁年龄段人口减少约22万人。

  雪上加霜的是,年轻人虽然数量少了,躺平的却越来越多。

  

  2024年6月,20-39岁身体健全却不上班的人,总计达到68万,创下历史新高。

  年轻人躺平的理由五花八门。

  有人毕业后进不去心仪的大公司,也不愿意入职小公司,索性就不找工作。

  有人工作两年后遭遇职场不公,一怒之下裸辞旅行。

  也有人换了好几份工作,可每一份工作都与最低工资差不多,因此辞职过上了领失业金的日子。

  相比眼光高、受不了一点委屈的年轻人,中年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谁会不爱呢?

  

  压力如山倒

  不过,这并不代表中年人过上了神仙日子。

  少子和老龄化压力下,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中年人,活得相当辛苦。

  下班后兼职打工已是家常便饭。

  一位五十岁的女老师白天在学校教书,晚上去餐厅打工至凌晨两点,工作时间长达十五小时。可即便如此,她和丈夫供养两个上学的孩子,仍然力不从心。

  大女儿高考前补课费每个月就要200万韩元,而小女儿也要准备高考。高昂的教育费用不仅让家里存不下钱,反而要向银行贷款。

  

  但对于韩国中年人来说,苦什么都不能苦教育。为了让子女有一个好前途,哪怕花掉所有的钱也在所不惜。

  韩国流行“勺子阶级理论”,指按照家庭背景的好坏程度,社会阶层可分为“金勺”、“银勺”、“铜勺”和“土勺”。

  一个人含着什么勺子出生,便决定了他一生的高度。

  但即使阶层流动性降低,普通父母也不敢对子女教育有一丁点的怠慢,用他们的话说,“就算无法给孩子留下资产,但也不希望教育上输起跑线太多。”

  

  房价是压在中年人头上的另一座大山。

  一个普通上班族想要在首尔买房需要不吃不喝九年以上,核心地段更是需要18-21年。

  七十年代出生的朴先生没有赶上努力存钱就能买房的好时候,无论怎么节省都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即便攒下了一些钱,也都用于孩子的教育,一家人不得不租房居住。面对生活的重重压力,朴先生只能感叹自己生不逢时。

  除此之外,在职场时刻保持危机感也是韩国中年人的必修课。其中考证是最常见的方式。

  有人考韩语教师资格证,打算乘着K-POP的东风,以后去生活成本低的东南亚教韩语。

  还有人一口气分别考了公认中介师、拍卖师、经营顾问证,但内心还是没有安全感。

  疲于奔命的中年人像一颗陀螺不停打转,一刻都不敢停下来。

  不过话说回来,在卷生卷死的韩国,活得太累也不是中年人独有的困境。

  

  老年人贫困,年轻人躺平

  先来看老年人。

  退而不休是韩国老年人的普遍状况。对比其他发达国家,韩国的养老金和福利制度比较落后。在经合组织(OECD)的 38 个经济体中,韩国的老年相对贫困率最高,每10名老年人就有4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有数据显示,50岁以上韩国国民要维持“最低标准生活方式”,平均每月需要至少145万韩元(约7600元人民币(专题))。然而在实际中,缴纳20年以上养老保险的韩国人平均每月只能拿到养老金88万韩元(约4600元人民币)。

  更何况,韩国在1999年才将买养老保险变为强制性政策,很多老人交养老金的年限并不长,因此领到的金额更加微薄。

  生计压力之下,老人们即便到了七八十岁也要打低端的零工,若实在找不到工作,便只能以捡废品为生。

  NHK纪录片《韩国捡纸箱的老人们》,就揭示了韩国的老年贫困问题。

  年近七旬的李钟仁大爷,天还没亮就要出来搜罗纸箱、易拉罐,一天下来100公斤的废品只能换到3美元。

  由于50岁才开始缴养老金,李大爷的退休金只有可怜的170美元(约1200元人民币),这些钱还要全部花在房租上。剩下的日常支出全靠每天卖废品来维持。

  78岁的序顺子情况也类似。为了不让孩子们担心,她编个借口说捡废品是给自己找点乐趣。

  

  还有身体不好的老人,甚至走上了卖淫的道路。

  78岁的朴女士每天至少要在街上站6个小时招揽顾客。

  年轻时她的丈夫把家里房子赌光,留下她一人独自抚养四个孩子。然而老了后,孩子们却对她不闻不问。她只能和亲戚住在一个小房子里,勉强维持生活。

  由于患有关节炎,朴女士无法从事正常的工作,但每月又必须负担250美元的药费。无奈之下,只能落得这般境地。

  

  虽然韩国有长期护理保险计划,但很多老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个政策,更不会主动申请保险。

  在活到老穷到死的困局里,贫穷的老人们只能听天由命。

  

  与拼命奔波的中老年不一样,韩国年轻人则不想卷了。

  长期以来,“考好大学、进大公司”是年轻人的人生信条,也是他们一直努力奋斗的目标。

  

  可受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大公司的岗位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

  虽然在小公司谋得一份工作并不难,但薪水与大公司差距甚远。

  韩国应届生第一年的收入,在中小企业平均为2500万韩元(约13万人民币),大型企业则为3800万韩元(约20万人民币)。

  低薪、加班和并不体面的职业起点,让年轻人对小公司百般抗拒。

  但在成功至上的社会环境里,找不到好工作意味着要被贴上失败的标签。

  所以一些年轻人成为了不出门、不社交的“隐居族”。

  他们终日将自己封闭在房间中,拒绝与外界的所有互动。

  

  一位20多岁的青年整天在出租屋里打游戏,房间里堆满了凌乱的垃圾;

  一位32岁的女性在单身公寓死亡时,书架上摆满了《两周完成面试准备》这类就业指南。

  也有人以备考为名,心安理得地在家啃老。

  62岁的金阿姨和准备会计考试的儿子同住屋檐下,但已经整整一年没有见过儿子的面。

  白天金阿姨出门工作,晚上回到家后儿子也不出房间,她只能根据外卖包装、吃饭洗碗的痕迹来猜测儿子一天的生活。

  

  儿子变成这样金阿姨很难过,但她也不敢冒昧打扰,否则儿子可能放弃考试,一切努力都将前功尽弃。

  就这样,老人工作、年轻人躺平形成了完美且无解的闭环。

  韩国老中青三代,每一代都有自己的难题。

  在生育率低和人口老龄化难以扭转的情况下,韩国人想要松弛地活着并不容易。

  任何看似向好的变化,都只是垃圾时间的高光时刻罢了。对整体形势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当然,在解决生育率问题上,韩国一直高度重视。6月19日,更是宣布国家进入人口危机紧急状态。

  然而提出这一点的尹锡悦,自己却没生孩子,只养了三只狗和两只猫。

  

相关专题:韩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 04:2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