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时代》杂志力捧贺锦丽 吹捧过头反遭质疑传声筒

京港台:2024-8-14 02:05| 来源:自由时报 | 评论( 12 )  | 我来说几句


《时代》杂志力捧贺锦丽 吹捧过头反遭质疑传声筒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时代》杂志封面放上贺锦丽照片,内文却没有任何她的受访内容,引发争议。(取自X平台)

  《纽约邮报》12日报导,美国《时代》杂志(Time)最新一期封面故事将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推上镁光灯焦点,然而,这篇充斥溢美之词的报导并未让贺锦丽的支持度水涨船高,却因对贺锦丽长期迴避媒体、拒绝受访的事实隻字不提,被保守派人士痛批为「政治宣传」,质疑该杂志过度吹捧,沦为政治打手。

  这篇报导以「她的时刻」(Her Moment)为题,封面照片是贺锦丽在支持者的簇拥下神采奕奕。作者奥尔特(Charlotte Alter)在文中讚扬贺锦丽「完成了现代政治史上最迅速的氛围转变」,并细数她与竞选搭档、明尼苏达州州长华兹(Tim Walz)共同出席活动时的热烈场面,将其比拟为美国前总统欧巴马当年的支持度盛况。

  然而,这篇报导却刻意迴避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自从被提名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以来,贺锦丽始终迴避媒体,拒绝接受任何专访。这种「神隐」策略早已引起共和党阵营勐烈抨击,川普团队更将其视为攻击的靶心,质疑贺锦丽是否真的有心聆听选民声音。

  《纽约邮报》指出,更讽刺的是,《时代》杂志这篇报导并未採访贺锦丽本人,而是转向她的盟友寻求支持,包括运输部长布塔朱吉(Pete Buttigieg)、CNN 评论员塞勒斯(Bakari Sellers)等人,试图以侧写的方式塑造贺锦丽的正面形象。

  这种刻意营造的氛围与现实的落差,引发舆论强烈反弹。保守派媒体和评论人士纷纷批评《时代》杂志的报导过于偏颇,缺乏客观公正的立场,沦为政治宣传的工具。

  独立记者格林沃尔德(Glenn Greenwald)在社群媒体上写道:「美国企业媒体在短短几週内,就把贺锦丽从全国的笑柄塑造成一位具有变革性的政治领袖,甚至毫不关心她的政治理念和政策立场,这显示出美国的政治宣传有多么露骨。」

  共和党通讯策略师惠特洛克(Matt Whitlock)则讽刺说:「不需要重新介绍了,她是美国副总统,我们都很了解她。」

  报导指出,《时代》杂志的这篇报导,无疑是美国当前政治极化和媒体生态的缩影。在选战升温之际,媒体应扮演监督者和公正报导的角色,而非沦为特定政党或候选人的传声筒。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美国要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15:1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