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上海外滩18号高端法餐跑路:米其林的泡沫破了

京港台:2024-8-21 02:49| 来源:外滩TheBund | 评论( 9 )  | 我来说几句


上海外滩18号高端法餐跑路:米其林的泡沫破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米其林”、“亚洲首店”、“名厨坐镇”……如今光靠这些名头,可留不住客人。

  熟悉上海高端精致餐饮的人,对外滩18号三楼一定不会陌生,Joël Robuchon曾在这里成为无数本地食客的高档法餐启蒙。此后店面几经易主,一直都站在上海餐饮的金字塔尖。

  “餐厅的老板临时通知关门,目前还没有支付离职补偿;还有拖欠工资和公积金的问题。”

  很难想象,这是上海外滩18号的法餐地标留给世界的最后“遗言”。

  

  这次闹出跑路风波的法餐新贵L'Atelier 18,今年1月刚在此亮相,米其林三星主厨Frédéric Anton坐镇,势要重现Joël Robuchon辉煌,噱头满满。

  不料仅半年后,餐厅就关门跑路。更让不少食客无语的是,L'Atelier 18恰恰选在七夕第二天宣布停业,“不忘割完最后一波旺季韭菜,真是敬业。”

  

  今年以来,类似的高端精致餐饮退场案例我们见得太多。

  从外滩沿岸的江景大玻璃窗,到梧桐区的独栋洋楼,曾经人均2000多的餐厅接连关门,背后既有惋惜,也不乏吐槽,“这样的质量和价格,果然开不久。”

  光靠米其林星星和首店名号就能疯狂揽客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摆在Fine Dining们面前的难题,并不是简单降价就可以解决的。

  外滩18号法餐梦醒

  很多资深食客提起外滩18号,第一反应就会想到身背32颗米其林星星的法国名厨乔尔·卢布松。

  2016年,卢布松将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开到了黄浦江畔,带来了划时代的地道创新法餐。

  那正是消费升级风潮最劲的时期,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连续6年蝉联米其林二星,成为上海精致餐饮的一颗明珠。

  

  2018年,乔尔·卢布松逝世,上海门店虽然维持经营,但背后混乱的授权问题渐渐浮出水面。

  这家Robuchon在2023年初结束营业时,许多新客还一头雾水,不知JR名号到底正宗与否。

  到了今年1月,有卢布松大弟子之称的米其林三星大厨弗雷德里克·安东(Frédéric Anton)来沪接盘,在Robuchon原址开了新店18 by Frédéric Anton,延续了外滩18号法餐的精致奢华。

  但好景不长,仅5个月不到,大厨安东就从该店离职,店面也悄悄抹去了Frédéric Anton的名字,变成了如今我们所知道的L'Atelier 18。

  

  尽管如此,这家人均达1580元的高档餐厅,依然试图维持着表面的光鲜和体面。

  7月底,它还在某点评平台上更新菜单,配文:“迎夏日晚风,应外滩之约,L'Atelier 18邀您共享浪漫盛宴!”

  菜单中,包括前菜2388元100g的特级鱼子酱、488元的伊比利亚火腿,主菜1588元炙烤蓝龙虾、3588元香煎M9和牛眼肉等。

  

  

  8月12日,也就是今年七夕周末后的首日,该店在平台上突然显示暂停营业,订位的食客拨打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社交媒体上有博主引述餐厅工作人员称,老板临时通知关门,且未支付相关补偿,还有拖欠工资和公积金的问题。

  

  高端精致餐饮陷闭店潮

  这家法餐新贵“跑路”的消息不胫而走,有食客无奈称手上还有5000元餐券没来得及用,不知如何申诉。

  “觉得挺离谱的,订了位之后他们关门也不通知我们,还是刷小红书知道的。”

  “我那天订位的时候就觉得怪,怎么没问我要定金,我还以为是因为我去得多是熟客,原来是这样。”

  

  而有资深Fine Dining爱好者指出,这似乎不只是L'Atelier 18一家碰到的问题。

  在这半年多时间里,上海已经有多家高端精致餐饮陷入经营困境,暂停营业甚至人去楼空。

  春节前,号称“上海最便宜米二”的喜粤8号上演魔幻剧情,餐厅老板欠薪跑路,员工坚持营业赚工资成圈内趣闻。

  

  位于外滩27号罗斯福公馆的知名日料鮨心和,2000元左右的高档Omakase,在降价后依然预定量没有起色,两个月前低调关门。

  曾在2018年开业一年就摘得米其林一星的上海玉芝兰,人均消费1900元以上,在今年5月底由于与物业纠纷原因停业。

  虹梅路的经典鱼翅海鲜酒楼名豪,虹桥地区标志性的富豪食堂,曾经楼下劳斯莱斯来来往往,也在今年5月1日正式闭店。

  此外有着类似情况的还有Osteria生蚝海鲜餐厅、王嘉尔常去的KOR Shanghai等。人均2300元的川菜天花板明路川,在外滩高调开张仅不到一年,就在6月关闭。

  根据红餐大数据显示,在一年多时间里,上海人均客单价500元以上的餐饮店,从2700多家减少到1300多家,高端餐饮萎缩超一半。

  为了生存主动降价

  不止在上海,类似的情形同时也在北京、成都等城市出现。

  开业11年的Opera BOMBANA、在北京拥有多家必比登和黑珍珠的TIAGO,都在上半年无奈退场(相关阅读:北京米其林餐厅接连闭店,精致餐饮艰难内卷)。

  

  前几年随着高端餐饮在大城市飞速崛起,大量新餐厅、海外名店涌入。

  而随着疫情导致的消费环境变化,行业洗牌很快到来,这些米其林、黑珍珠们面临着生存压力。许多高端精致餐饮品牌还是选择了把面子先放到一边,纷纷降价,活下来再说。

  “我最近去过的餐厅里,EHB和8 1/2都有价格降档的套餐,相比之前的常规套餐便宜了800-1000左右。”

  资深Fine Dining爱好者小方解释道,“像EHB以往的套餐价格一直很稳固,3688元且不含酒;8 1/2也差不多在2500元以上,现在某点评上直接卖到1900多元。”

  

  小方说,相比西餐,日料店的集体降价趋势更明显。由于日本(专题)核污水导致的海鲜进口受限,上海的日料店从去年就开始出现大规模降价。

  “除了几家人气相对火爆的以外,现在上海已经很少有人均2000以上的日料了,大部分之前这个档位的店现在已经降到了1300-1500元这个档次,还有很多降到千元以下。”

  

  就在这两天,老牌米其林三星莱美露滋的上海分店也做出降价决定,午餐三道式价格从688元降到488元。

  以前一位难求,要等几个月才能订到位置的名餐厅,如今却能经常捡漏。小方向我展示了手机里上海米其林三星餐厅Ultraviolet发来的消息。

  “一周里连着三天发促销信息来,说没有约满还有空位,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

  

  在更追求性价比的当下,这些海外大牌们也逐渐意识到了,光靠米其林、奢华、首店这样的“排面”,已经无法让食客心甘情愿买单,况且这个消费群体早就饱和甚至开始萎缩。

  每一次有餐厅关门,都能听到惋惜声,回忆曾经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也会看到有客人早就指出问题,吐槽菜品和服务不值这个价。

  毕竟最终为他们买单的,不是米其林的星星和排名,而是一位又一位真实的顾客。谁能留住他们,才能活得更久。

  你如何看待高端精致餐饮闭店潮呢?

相关专题:上海疫情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05:2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