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眉毛」恐龙现身中亚 1.65亿年前霸主重见天日

京港台:2024-8-23 00:47| 来源:自由时报 | 我来说几句


「眉毛」恐龙现身中亚 1.65亿年前霸主重见天日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眉龙」Alpkarakush kyrgyzicus重建想像图。(图取自Bavarian Natural History专页)

  古生物学家于中亚国家吉尔吉斯,发现一种拥有独特「眉毛」特徵的新掠食性恐龙,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侏罗纪中亚地区恐龙研究的空白,对恐龙演化和生物地理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知名科技网站《物理学家组织》(PhysOrg)21日报导,德国巴伐利亚自然历史收藏的研究团队,在塔什库米尔市(Tash-Kömür)附近的巴拉班塞地层(Balabansai Formation)中,发掘出一种属于兽脚亚目的新恐龙化石。这个新物种被命名为Alpkarakush kyrgyzicus。其发现地位于吉尔吉斯西部,地层年代可追溯到约1.65亿年前的中侏罗纪时期。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这种恐龙在眼后长有一块显着突出的骨骼,犹如一对「眉毛」,这种特徵可能暗示该恐龙拥有角状物。

  这是中亚地区首次发现的大型侏罗纪掠食性恐龙,为研究恐龙在欧亚大陆的演化及分布提供了新线索。这种恐龙的发现,使得研究者们推测兽角类恐龙的起源地可能位于东南亚,并从这裡扩散至其他大陆。这些推测为探讨恐龙在地球上如何迁徙和适应不同环境提供新思路。

  Alpkarakush kyrgyzicus的命名灵感来自吉尔吉斯的民间传说,其中的巨鸟Alpkarakush被认为是这一物种的象徵,而「kyrgyzicus」则标志着它的发现地。这种命名方式不仅体现了发现地的文化背景,也将这恐龙与当地的自然历史紧密联繫在一起。

  研究团队还在同一地点,发现另一具稍小的恐龙骨骼,经过分析后,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一隻年幼个体。这一发现提示这些恐龙可能以家庭为单位活动,这对理解恐龙的社会行为和生态环境,提供了新证据。

  此次发现的标本相对完整,包括头骨、背椎、骨盆等部位。这些化石显示,这种恐龙长约8至9公尺,体型庞大,是当时该地区的顶级掠食者。研究人员利用数位光度测量技术,生成了3D模型,并将这些模型提供给全球的研究者,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比较。

  此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林奈学会动物学期刊》(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并迅速引起古生物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在该地区展开更深入的发掘工作,以期揭示更多有关侏罗纪时期恐龙的秘密。

  

  出土的「眉龙」化石。(图取自Bavarian Natural History专页)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8 01:1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