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天才翻译家”金晓宇:一封写给天堂父亲的信

京港台:2024-9-9 08:56| 来源:钱江晚报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天才翻译家”金晓宇:一封写给天堂父亲的信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黄书记说你又成长了许多,为你高兴。”

  “谢谢,是我长得太慢了。”

  9月8日,潮新闻记者给金晓宇发微信,祝贺他的新译作《本雅明书信集》终于出版。

  52岁的金晓宇回复的文字消息最后,跟了一个捂嘴笑的表情。

  去年11月,记者去见他,彼时他开始主动加微信好友,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并学会了发表情包。

  

  金晓宇和记者的微信聊天截屏。

  《本雅明书信集》对他而言意义非凡。

  9月8日上午,他所在的杭州拱墅区湖墅街道专门为金晓宇举办了一场温暖的新书分享会。他在现场朗读了写给父亲金性勇的信。

  “你们能不能写我儿子的故事?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2022年年初,《我的天才儿子》一文刷屏全网,万千读者认识了杭州老人金性勇以及他的儿子金晓宇,一位躁狂抑郁症患者,一位“天才翻译家”。 这一家人的人生故事让无数人动容。

  成名后,金晓宇依然经历着病痛的折磨,从事着繁重的翻译工作。2023年1月18日,随着父亲金性勇的离世,51岁的金晓宇不得不面对一个人的生活。2023年11月27日,潮新闻以《“天才儿子”金晓宇:父亲离开后的十个月》为题,记录了金晓宇的努力和坚持(此前报道戳这里)。

  时隔9个多月,自诉“长得太慢”的金晓宇有了新的变化。

  “他会烧茭白炒毛豆,现在还很会关心人,给志愿者送早餐,给社区工作者买肯德基吃。”湖墅街道双荡弄社区书记黄丽娜每天上班第一件事、下班最后一件事都是去看看金晓宇。她说,晓宇父亲曾说过,“爱是最宝贵的东西”,晓宇开始懂得了什么是爱,也学着报答爱、回馈爱。

  

  受访者 供图

  金晓宇写给天堂的父亲:

  “我会一直坚持梦想,

  这是对您最好的纪念”

  黄丽娜说,《本雅明书信集》是金性勇生前最牵挂的一本书。

  “从第一次拿到书给晓宇翻译,到现在正式出版,经历了整整8年,我们想举办一场分享会,用这种方式告慰在天堂的父亲。”

  9月8日,金晓宇新译分享会温暖举行。全场以朗读书信的方式致敬作者——20世纪卓越的德国文学家、思想家本雅明,也以此回顾译者金晓宇不平凡、不退缩的这一年。

  活动现场,晓宇读了一封写给父亲的信。

  

  金晓宇在朗读书信 受访者供图

  “我想和您分享一些令人欣慰的消息:《本雅明书信集》终于出版了。回想起您为我联系出版社、细心校对文字,关心书籍的装帧设计、以及那个冬天,您亲自将书的样稿送到医院门口,让护土转交给我的情景,一切仿佛就在昨天。这本书,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您和我紧紧相连,让我感觉您从未真正离开。”

  “你肯定怕我孤零零一个人,社区一直陪着我,我也有了很多新的变化。”晓宇想告诉父亲,一年多来,自己生活一切都好——

  他学会了烧菜,茭白炒毛豆这道菜,已经做得有模有样了;

  他能够熟练地使用洗衣机,处理一些日常的家务活。这些曾经让他感到头疼的琐事,如今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他主动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参加社区活动,结交新朋友。

  早年,在父亲的影响下,金晓宇爱上文学。翻译时,父亲是他的助手,帮忙校对和整理。作品完成,父亲又是第一个读者,提供宝贵意见。

  父亲走后,金晓宇仍坚持翻译的工作。去年春天,社区成立了“晓宇译角”,他每天都会去那里阅读。

  《本雅明书信集》出版,金晓宇海在翻译第二本本雅明的作品《拱廊计划》。“我一直想要完成的事情,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这是对您最好的纪念。”

  信的最后,金晓宇还写道:“爸爸,您和妈妈常说,‘知足者常乐’,‘小车不倒只管推’。我会铭记这些教诲,脚踏实地,努力生活。请您和妈妈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继续做有意义的事情,就像您一样。”

  

  邻居阿姨和社区书记写给金晓宇

  “希望你的生活充满阳光,才华继续绽放”

  “他开朗多了,以前不爱说话,现在能主动和大家交流了。”

  黄丽娜比金晓宇小四岁,一直关心照顾着晓宇。

  这次出席新书分享活动他穿的竖条衣服、黑色长裤,就是黄丽娜和一位同事特地陪晓宇去新采购的。

  

  受访者供图

  从维修家电、疏通马桶、缝补衣物,到手把手教如何做一日三餐,清洗衣物,在金晓宇生活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有一双双温暖的手相伴左右。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从湖墅新村24幢到26幢的小路上,社区社工们的身影更加频繁,志愿者的关怀也从未间断,有的教他做饭,有的为他缝补破洞衣物,有的哪怕在门前窗口站一站,都要看见晓宇的身影才安心。

  现场,黄丽娜代表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也给金晓宇写了封信,她夸金晓宇不仅懂得了什么是爱,还会把无私的爱带给身边人。

  “我还记得,入秋后的第一天,你买来螃蟹,做好后叫上陈主任陪你一起,你说,这是家里一直来的传统,入秋后的第一顿螃蟹,要和家人一起享用。”念到这里,黄丽娜忍不住泪目。

  金晓宇从座位上站起来,上台递给黄丽娜一张纸巾。

  黄丽娜提到的螃蟹“大餐”,是金家每年秋季的仪式感。

  去年中秋,他和社区几位工作人员一起分享了螃蟹。他吃螃蟹很细致,角角落落的肉都挑出来,还会把剥好的蟹肉主动递给其他人。

  

  金晓宇给黄丽娜递纸巾 受访者供图

  在金晓宇眼中,社区的工作人员不仅是他的朋友,也是家人。

  洪丽娟是金晓宇一家的邻居。她受过金性勇的嘱托,“哪一天我不在了,麻烦你们多帮帮我家晓宇”。

  老人走后,洪阿姨尽自己所能,给不善操持家务的金晓宇提供帮助:晓宇的衣服破了,她会找出针线缝补一下;衣裳袜子需要添新的时候,她会陪着一起去买;菜场里也有他们的身影,一起挑选新鲜又实惠的菜。

  “周围人的善意,晓宇都记在心里。有时候吃完早饭,会买烧饼油条送到洪阿姨的岗位上,还会特意问洪阿姨的生日,说要给洪阿姨买生日蛋糕。”黄丽娜说。

  2023年,金晓宇签下遗体捐赠书,学着父亲,以自己理解的方式诠释生命的价值。

  “未来的日子或许还会有挑战,但请你相信,无论风雨,社区会一直在你的身后,做你最坚实的后盾。希望你的生活充满阳光,才华继续绽放!”黄丽娜代表社区工作人员,给金晓宇送上了美好的祝愿。

  当天的第四封来自“一位写作的朋友”

  “晓宇,在这世上,

  你是他无声的继续”

  采访最后,金晓宇和记者聊起了当天的第四封信。

  那是一个写作的朋友发来的。

  他因为有事去西藏不能来到现场,委托黄书记朗读了。他不让提名字,也是做了好事不留名之意,“从我爸爸在世的2022起,他就非常关心我和父亲,父亲去世后,他一如既往地关心爱护我。”

  信原文如下——

  飞机正在飞行

  飞越天空、雪山、大地

  晓宇,我知道,此刻隔着千里

  一场与你有关的聚会正在举行

  这是文字的庆典,书籍的荣光

  是你的盛节

  是你爸爸的安慰

  所以,我相信:

  此刻,在另一个空间里,你使他安详

  你使他安详

  晓宇,在这世上,你是他无声的继续

  而那些纸字,则将是你的继续

  它们历经无数日夜辛劳,穿越苦难

  是牵引你和爸爸的灯绳

  是照耀你和他的光

  它们也像人世间所有的光

  照亮苦难、孤独、救赎,和欢喜

  它们也照到了我们

  照到了他人在我们心中的力量

  所以,就像本雅明在本书中所说:

  “雨不为自己落下,太阳不为自己发光

  你也是为别人创造的,而不是为你自己”

  金晓宇说,这世界上最为难得和金贵的除了爱还有理解。他很感动。

  9月8日晚,写稿结束的记者忍不住给金晓宇发去了一段话,是9个月前我们曾代表万千读者送给他的话:

  请照顾好自己,金晓宇。

  请继续向阳生长,金晓宇。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9 01:5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