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吁车企不投资海外 北京称电动车谈判不让步

京港台:2024-9-13 21:10|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吁车企不投资海外 北京称电动车谈判不让步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案即将表决之际,中国官媒对于双边谈判强硬表态,称中方绝不会在“核心利益”上退让一步。有消息另称,中国政府建议车企尽量不要在海外投资,不要“盲目”相信外国政府招资的呼声。

  路透社週四(9月12日)引述知情者说法称,中国商务部今年7月初在一场会议上,警告中国汽车厂商海外投资存在风险,告诉他们不要投资印度(专题),并“强烈建议”不要赴俄罗斯、土耳其投资;对于在欧洲、泰国等地设厂的风险,则是以较为温和的语气强调。

  知情者说,中国商务部鼓励厂商把海外工厂用来从事最后的汽车装配,并采用从中国出口的散装部件,藉此降低地缘政治带来的风险。

  彭博社同日稍早的报道则称,中国政府“强烈建议”其国内的汽车厂商,应确保先进的电动车技术留在中国国内。北京希望由中国国内来生产汽车的重要部件,再把这些散装部件出口到国外,在其海外的目标市场当地装配;之所以不鼓励中企投资印度等国,目的也是保障中国电动车产业的知识与技术。

  此外,中国官员还建议车企不要“盲目”相信或跟随外国政府招募投资的呼声,并称那些邀请中国车企前去设厂的国家,通常都是对中国汽车已设置、或考虑设置贸易壁垒的国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2日的例行记者会被问及“为何阻碍或控制电动汽车技术出口至印度、土耳其等地”,她仅回应:“这个问题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了解。”

  可能带来什么影响?

  近期多数大型中国车企都在寻求全球各地市场的在地化生产,盼能避免欧美对中国制电动车的惩罚性关税。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国内销售低迷之际,中国车企致力于向外拓展新的客户,但官方希望关键部件生产应留在中国,此举可能危害中国车企往全球发展的努力。

  欧洲可能也受到影响。此前,西班牙、意大利等国都向中国车企招手,希望能促进当地的就业机会与经济发展。

  举例来说,比亚迪(BYD)预计在土耳其设立的工厂,有望能达到一年15万辆车的产能,并创造5000个工作机会。奇瑞汽车(Chery)则与西班牙企业合作,打算改建、重启一间原本属于日产汽车(Nissan)的工厂,使用一部分散装的部件来装配汽车。

  不过,部分中国车企对于在欧洲独立设厂,仍然保持谨慎,因为这需要大量资金,同时也要对当地法规和文化有深入了解。中国销量第二高的车企吉利汽车(Geely)向路透社透露,正在欧洲物色适合设厂的地方,但“还没有百分之百确定”。

  欧盟否决中企“最低进口价”提议

  今年7月,欧盟以中企从政府获取不当补贴为由,开始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施加临时关税;10月底,欧盟27个成员国将会就此案做最终表决。

  欧盟委员会已证实,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下週将造访布鲁塞尔,在9月19日与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磋商电动车反补贴案。

  法新社指出,虽然中国与欧洲双方都强调要透过沟通对话来解决问题,但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吉尔(Olof Gill)透露,至今为止,中方所做出的努力还不足以消除欧盟对“不当补贴”的疑虑。

  吉尔表示,有几间中国出口商提议,中企可以保证把产品价格维持在一个最低进口价以上,藉此来抵销中国电动车获得补贴对欧洲产业带来的伤害。然而,经过“充分的评估”,欧盟认为这些提议都还是无法消除疑虑,因此会继续与中方谈判。

  欧盟内部对关税的分歧也仍未解决。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anchez)本週访北京期间表示,欧盟应“重新考虑”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一事,此一立场转向令许多欧洲国家讶异;德国政府与业界此前一直对关税抱持疑虑,总理发言人赫伯施特莱特(Steffen Hebestreit)回应桑切斯的言论便表示赞同。

  中国官方透露不退让信号

  对于欧盟的反补贴调查,中国批评为“保护主义”;为了反击,中国也对欧洲猪肉、乳制品展开调查。

  据台湾(专题)中央社报道,中国官媒央视旗下的新媒体“玉渊谭天”12日引述欧中电动车谈判的不具名“核心人士”说法称,“宁可谈不成,中国在核心利益上也绝不让一步”,因此呼吁欧盟应“及早做出正确的选择”,取消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

  该消息人士称,虽然贸易争端的原则与基础是沟通与友好磋商,但“如果对方要价过高,无法达成预期结果也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中国会坚决维护其“核心利益”。

  

相关专题:北京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12:4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