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法再坐视不管,北京发布重要公告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中国商务部网站26日发布公告,由2026年1月1日起,所有纯电动乘用车出口要获得许可证。有中国业界人士指,新规是防止平行出口等不规范行为,及海外出现“内卷式”价格战。
中国商务部网站26日发布公告,为促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健康发展,依据中国对外贸易法有关规定,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公告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公告表示,对货物名称为仅装有驱动电动机的具有车辆识别代码(VIN码)的其他载人车辆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公告又指,申报出口资质的企业条件、管理方式、申报程序、出口许可证申领与发放等,依照相关规定执行,海关对出口纯电动乘用车的检验,以现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为准。
每日经济新闻26日报道,中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规是为了规范纯电动乘用车出口秩序,防止平行出口等不规范行为,也可以防止海外出现“内卷式”价格战,及进一步提升中国车企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形象及发展。
报道指出,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1至7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19.9万辆,年增57.1%。
报道表示,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背后,行业不乏乱象,如“零公里二手车”冒充新车出口等,甚至有部分个人或企业将陷入经营危机的车企产品出口至海外,严重损害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的信誉。
据外媒此前报道,“零公里二手车”冒充新车出口是因为中国汽车产能过剩及价格战,影响汽车销售,出口商直接从汽车制造商或经销商处买入车辆,注册中国车牌,立即标记为二手车销售到海外如俄罗斯、中东等地。在这样的情况下,该汽车便被视为有两次交易。
外媒当时的报道指,“零公里二手车”冒充新车可以规避较严格的审核程序,并可能享受到较低的关税。这种做法得到部份地方政府鼓励,以达到中央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
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新规可强化品牌责任、提升服务水平、遏制低价竞争。
他表示,新政策也规定,仅汽车制造商及其授权经营企业具备申领资格,且仅可出口本企业自产品牌的纯电动乘用车。这可推动汽车制造商全面主导自产品牌纯电动车的出口业务,提升出口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