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二手房连跌29个月 政策拉抬能复制股市回春吗

京港台:2024-10-2 21:31| 来源:自由亚洲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二手房连跌29个月 政策拉抬能复制股市回春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政策强力拉抬下,上证综指短短5天,拉出超过2成的涨幅。中国百城二手房已经连跌29个月,中国房地产也能复制股市回春吗?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中指院)报告显示,今年9月,中国百城二手住宅每平方米平均价格环比下跌0.7%,已连跌29个月,同比也下跌7.13%。至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上涨0.14%,同比上涨1.85%。据报道,受部分城市优质改善项目入市影响,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但新房市场成交持续走弱,9月重点城市新房销售环同比均下降。

  中国加大力度救房市

  上个月24日,中国央行、金监和证监三部委,针对房市推出包括引导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将中国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当前的25%下调到15%政策。各地也跟进加码。

  中媒时代周报指出,深圳住建局四部门联合推出“深6条”,从限购、限售、限价、税费、信贷、供应等方面优化房地产政策。截至9月底,中原找房APP用户访问量突破50万,咨询量环比上涨25%至超3000次。

  河南也推出“房地产20条”,全面取消限购。其中购买商品住房无需审核购房人资格。同时,取消商品住房转让限制年限规定,商品房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之日起即可转让。

  三四线城市雪上加霜

  时事评论人士郑旭光对本台表示,中国刺激房市政策需要区分地区来看,像是北上广深之前都有限购,有限购就会压制需求方,很多新城市人作为居民没机会落户买房,现在部分区域取消限购或放宽。至于过去习近平定调“房住不炒”,河南拿到房产证就能卖,力度还是蛮大的。另外,还有针对多孩家庭买房限购放松,如此一来,也许能带动有限购城市的买气,但是,对于三四线城市就雪上加霜。

  “过去几年年轻人不愿意在本地,因为当地的政治经济生态有裙带网、关系网打结,完全没有背景的年轻人,最好去北上广深,反而会有工作和商业发展的机会。他们主要的问题就是买不了房,限制比较大,不进入中产阶级几乎没有机会,现在可能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些机会,”他说。

  《华尔街日报》引述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夫(Kenneth Rogoff)表示,三四五线小城市拥有中国60%以上的存量房,即使在人口减少下,许多地方政府还鼓励开发商造屋,因为卖地和建房促进了经济增长。然而,随着中国经济陷入低迷,如何处理过剩房产变得越来越紧迫。虽然,中国央行

  提供人民币3000亿元的低息贷款,鼓励购买库存房转为保障房。截至6月底,各家银行仅总计使用了该额度的4%。即使有低息贷款,企业也没有动力将空置房产转为保障房,因为租金太低,企业无法从中盈利。

  基本面没翻转 消费信心仍不足

  台湾励志协会执行长赖荣伟对本台表示,中国党政官员接获最高领导下指标,要把经济搞活,就马上要降准、降息、放款,股市飙涨,民众进场买房。但是,中国经济恶化并非一朝一夕,被美化过的数据还是一片黑压压,在大家看坏基本面,消费意愿不足仍是关键。出口、消费、投资环环相扣,如果基本面没有全面翻转,现在银行承担这么多责任,很可能又制造风险。“中国地方政府债台高筑,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危机。在财政有限之下,地方只能拉更多的银行一起承担,岂不是加大金融风险,”赖荣伟提出质疑。

  他提到,上个月初中国央行前行长易纲公开坦承,中国在消费和投资,面临内需疲软的问题,应该把重点放在抵挡通货紧缩压力。易纲话音才落地,就看到中国政策开始下猛药,果然紧接着就看到人行、金监、银监三部委推出刺激政策出笼。但是,中国许多的网红在社交媒体教授如何节俭度过经济寒冬。“他们教网民,股市如果涨上来赶快把它卖落袋为安,不要消费。房地产虽然房贷利率降低,还是提前还房贷,把钱省下来。”

  博主“财武汉”指出,这两年京沪跌了30到40%,武汉跌了40到50%,房价真的打下来了,但是大家好起来了吗?开发商死了一大片,消费萎靡,到处裁员降薪,保交楼凄厉的哭声。“我们不是更好了,是更难了。一旦失去了锚定物,心里没底了,瞻前顾后不敢消费,手里就这点钱,房子变现不了,养儿防老,能不花的就不花了。”

  博主“搂着房照睡的香”发文称,“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了,省的钱不够房价跌;首付下调了一半,因此而买房吗?没有。毕竟算下来房贷成本反而更高。促止跌回稳只是权宜之计,让人变多、房子变少经济更好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投机入市 99%败给市场

  郑旭光分析,中国政府用了两种手段,首先调整供需,压制新房供应,鼓励资金入市,取消或减少限购,降低购买门槛,卡住新房供应,现在价格就会涨;其次,宽松货币政策,过去紧缩,大家抢国债。现在得担心“钱要毛了”,抢卖国债买股票,而房地产更是最佳的投机品,最能加杠杆。

  “一般民众会过度自信去投机,认为可以战胜市场,这是有问题的。因为他不研究供需变化、货币量,也研究不了。纯粹看资金面,就是投机。”郑旭光示警,如果购屋不考虑房子地段、租金与未来当地的发展,最后99%的人都会败给市场。

相关专题:股市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27 00:3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