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广东信宜旧照: 小城太美了,新娘婚纱好漂亮

京港台:2024-10-6 06:42| 来源:历史图馆 | 我来说几句


广东信宜旧照: 小城太美了,新娘婚纱好漂亮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信宜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信宜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怀德县地置信义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信宜县属广东省第七区。

  

  西江边庙宇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外国摄影师来到广东。他们从罗定县的太平走陆路,然后进入信宜县考察。途经合水、钱排、东镇,最后到达镇隆。拍摄了不少反映当地城市和人文风貌的照片,每一张都很有代表性(文中图片未按实际顺序)。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1、镇隆东城门

  1932年,考察队来到了镇隆东城门内,门前有几名卖柴草的小贩。镇隆古城始建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古称窦州。迄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古城的建筑多建于元明清代。

  

  2、李氏宗祠和鱼塘

  站在信宜古城墙上,看到的是李氏大宗祠,墙外是一个鱼塘。李氏大宗祠,位于今八坊村。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现名陇西书院。

  

  3、钱排古桥

  钱排,位于信宜东北部。照片中,一座古老的额石桥横跨在小河之上。一名外国摄影师坐在桥上。钱排镇,有独特的客家传统文化,曾是全国闻名的“淘金之乡”。

  

  4、合水中学

  合水镇,地处漠阳江上游和西山河汇合之处。民国时期,合水属阳春县第二区。

  1932年,的合水中学。创办于1929年,原名“信宜县新东私立中学”,1953年改名“信宜第五中学”,1959年改名“合水中学”。合水中学及乡村景观

  

  5、铁匠铺

  30年代,合水镇上的一家铁匠铺。门前柜台上,摆放着打制好的各种农具,有铁耙子、铁锹、锄头等。还有一些砍柴刀和厨房用具。

  

  6、信宜钱排

  这是当时位于钱排的一处村落。因这里过去长期兴办钱庄,便于外埠兑钱而得名。照片中,民居建筑很有特色。村子前面是大片的稻田,该镇盛产水稻。

  

  7、西江边

  这张照片拍摄于信宜的西江。江面宽阔,水量丰沛,一眼望不到尽头。两名女子在江边洗衣服。信宜位于西江之畔,西江有丰富的水利和渔业资源。

  

  8、信宜山水

  一名外国摄影师,站在信宜北的山坡上远眺。西江奔流不息,远处的青山连绵不绝。信宜的山水真是太美了!

  

  9、信宜孩童

  30年代,在信宜东镇,两个小男孩在草地上玩水。他们身穿传统的对襟衣衫,戴着瓜皮帽。看到外国摄影师,一个小男孩摆出了滑稽的动作。

  

  10、镇隆城外

  1932年,镇隆城墙外,城门前的路上铺着石板的青砖,路旁是一个大鱼塘。门楣上方的字不完整,只看到了一个“门”字。一个考察队成员站在门前。

  

  11、新婚夫妇

  30年代,信宜一对新人结婚时场面。新郎穿着蓝色长衫,新娘身穿白色婚纱,手捧一束鲜花。面对摄影师的镜头,新娘羞涩地低下了头。

  

  12、镇隆北城门

  这是镇隆北城门内景象。路面铺着青砖,墙壁斑驳长满青苔,房屋后墙上书写着标语。看上去很有年代感。

  

  13、镇隆庙宇

  这张照片也是拍摄于镇隆。池塘边有一座寺庙,庙门口矗立着一座砖塔,只有三层。不远处,还有一座高大的瞭望塔,四周布满了射击孔。

  

  14、李公祠内

  这是李公祠内一座大殿前景象。大殿面阔三间,门口悬挂有几幅楹联。院内地面片铺着青砖,长满了杂草。可见当时到这里的人不是很多。

  

  15、合水镇村落

  1932年,信宜合水镇,一个村庄东北门前景象。合水位于信宜市东部,因横水、直水两河汇合于此而得名。大门前是一条小路,路的一侧是水塘,另一侧是田地。

  

  16、嬉戏的孩童

  30年代,信宜东镇。两个小男孩在草地上玩耍。一个人趴在地上,另一个学着骑马。两个孩子是亲兄弟俩,玩得不亦乐乎。

  

  17、石牌坊

  30年代,位于信宜的郊外的一座三间四柱砖砌牌坊。牌坊门楣上书“孝节”两个大字。牌坊的立柱和横梁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牌坊下,站着几头水牛。

  

  18、干活的孩子

  1930年,信宜市东镇上,劳动中的两个男孩。他们光着脚,用木棍抬着一个竹筐,里面装着沙土。小小年纪就知道帮家里干活,真是太懂事了。

  

  19、织布

  30年代,广东信宜。一名女子正坐在织布机前忙碌着。她使用的是一种传统的老式织布机。这种织布机在当时很常见,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20、水磨坊

  这是位于信宜郊外的一个磨坊。这个磨坊利用水利驱动轮子,带动房子里面的石磨转动。既节省了人力物力,效率也提高很多。

  

  21、种红薯

  照片拍摄于合水镇西南边。田野里,农民们正在种植红薯。他们把红薯秧剪成扦插苗,插在田垄上。一名小女孩,手里拿着水瓢,给红薯扦插苗浇水。

  

  22、打水灌溉

  30年代,广东信宜。两名男子正用木桶从河里汲水,灌溉田地。木桶上绑着绳子,两人合作默契。河水顺着沟渠流到了田地里。

  

  23、路边茶馆

  广东信宜东镇,一条大路边上,建有一座茶馆。过往的商旅在这里歇脚喝茶休息。照片中,一名挑夫站在茶馆门口。

  

  24、抱着鸭子的孩童

  30年代,广东信宜。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光着脚蹲在草地上。他的手里还抱着一只鸭子,这也许是他的好朋友。特意抱到草地上,让鸭子吃草。

  

  25、东镇风光

  1932年,信宜东镇。江边有一处码头,停泊着几只帆船,江面烟波浩渺,一眼望不到尽头。岸边一个村落,房屋鳞次栉比,掩映在绿树丛中。村子外面是大面积的稻田。

  

  26、祖孙合影

  1937年,东镇上,一名老太太坐在太师椅上,气度不凡。在她身后,站着一名年轻帅气的男子,应该是这位老奶奶的大孙子。

  

  27、东镇全貌

  30年代,东镇全貌,镇子里房屋民居鳞次栉比,远处大山连绵不绝。东镇位于信宜市中南部,1952年冬,成立东镇镇。2005年,设立为东镇街道。

  结束语:

  回看30年代广东信宜老照片,独特的城市和人文风貌,不禁让人惊叹:过去的信宜,原来这么美!时过境迁,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信宜是广东重点侨乡、著名的玉都。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可以相信,信宜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相关专题:老照片,婚姻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 23:3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