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17张老照片:80年代的河南6地市,草木丰茂

京港台:2024-10-13 07:07| 来源:历史图馆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17张老照片:80年代的河南6地市,草木丰茂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1984年老照片:飞机低空航拍河南6地市,拍到17个令人震撼的画面

  河南,地处中原,钟灵毓秀历史悠久。人常言:“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等古都。

  也许你去过河南很多地方,领略过河南很多壮美的风景。但是,你一定没有从空中俯瞰过河南。

  接下来这十几张航拍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上帝视角看四五十年前的中原大地,令人叹为观止。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1、郑州二七塔(1983年)

  目睹40年前的郑州,房屋密集,满城的植被树木。郁郁葱葱,满眼绿色。素有“绿城”的美誉。

  那巍然屹立的二七纪念塔,是当时郑州最高的建筑。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二七塔附近已经形成了最繁华的商业圈。二七塔见证了郑州的发展、崛起和腾飞。

  

  2、郑州花园路(1984年)

  从飞机上俯瞰郑州花园路附近景象。当时的花园路,是郑州省直行政区的一条主要道路。

  从紫荆山公园向北,一直到农业路,分布着公园,银行,邮电,科学院及各研究所,商场,还有很多省直机关家属院。

  

  3、绿城郑州(1970年)

  郑州临近黄河,过去风沙漫天。从1951年开始,郑州进行了植树绿化,种下几十万株法国梧桐。

  到了1990年,郑州市绿化面积达到35%。城市到处充满了绿色,因此郑州就有了“绿城”的美誉。不过,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绿城”郑州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4、郑州郊区(1970年)

  七十年代的郑州,犹如绿色的海洋,一眼望不到边。在绿树丛中,掩映着民居、楼房和工厂。从照片上,分明能闻到空气里散发着的清新和自然。

  

  5、省体育馆(1970年)

  照片中,是50年前郑州的文化路和二七路。照片右侧那个圆形的巨大建筑,就是当时的省体育馆。

  该馆始建于1955年。1984年,进行了改扩建。2001年,随着一声巨响,见证了河南体育发展辉煌历史的建筑被拆除,消失在滚滚烟尘中。

  

  6、郑州农村(1975年)

  郑州郊外有大片的农田,地里的麦苗绿油油的,预示着又将是一个丰收年。农田间那纵横交错的水渠,默默滋润着这片土地。远处还能看到一些村落。

  

  7、黄河中牟马渡段(1984年)

  中牟县,位于河南省东部,隶属省会郑州。照片中是黄河大堤中牟县马渡段景象。滔滔黄河水奔腾不息,黄河大堤竟然高出地面7米,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

  

  8、洛阳市(1984年)

  这是80年代从空中俯瞰洛阳城。街道宽阔笔直,一眼望不到尽头。房屋建筑布局规划很漂亮。从这个角度,你能看出是洛阳的那两条街道吗?

  

  9、洛阳龙门石窟(1984年)

  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照片中,伊河龙门大桥横跨在河道之上,河畔草木丰茂。

  

  10、黄河小浪底(1984年)

  这是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与济源市之间的小浪底风貌。当时,小浪底水库还没有建成。两岸有数不清的梯田。

  黄河水穿越崇山峻岭,滋润着两岸儿女的心田。1994年,小浪底水利工程开工建设,2001年完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黄河的关键水利工程。

  

  11、开封铁塔(1984年)

  八十年代的开封铁塔,清秀挺拔直指苍穹。该塔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塔身装饰有褐色琉璃砖,远看就像是铁铸一般,因此被称为铁塔。

  当时的铁塔周围,有不少民居建筑和菜地,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如今的铁塔公园,占地面积50多公顷,景色旖旎。

  

  12、开封相国寺(1984年)

  照片中建筑恢弘的建筑群,就是开封著名的相国寺。相国寺始建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唐宋时期是相国寺的鼎盛时期,相国寺也被称为皇家寺院,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佛教寺院。现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

    

  13、黄河开封段(1984年)

  开封地处豫东平原,北依黄河。黄河流经开封黑岗口,也在这里形成了壮观的地上河。河水奔流不息,堤坝高出地面数米。

  历史上,开封曾因黄河而兴。农业、水运兴盛。更带来了北宋时期的盛世繁荣,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的宋文化。

  

  14、三门峡市(1984年)

  这是位于河南最西部的三门峡市,与陕西和陕西接壤。三门峡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 、天鹅之城。

  三门峡的地貌很独特,主要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三门峡市区坐落在黄河南岸阶地上,三面临水,形似半岛,素有“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村半城田”之称。

  

  15、三门峡大坝(1984年摄)

  三门峡,是距离黄河最近的城市。照片中是著名的三门峡大坝。1957年,高峡出平湖,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建成。三门峡也因大坝的兴建而崛起,成为一座新兴城市。

  如今的三门峡大坝景区,除了能看到砥柱和古栈道外,还有大禹公园、迎宾阁、黄河三门峡展览馆、中日友好果园等十几处景点。

  

  16、地坑院(1984年摄)

  这张照片拍摄于三门峡的渑池。地面上有很多方形的坑,里面其实是农家的院子。有"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景象。

  这种地下建筑形式,也被称为“地下四合院”。是远古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至今,三门峡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

  

  17、周口西华县(1975年)

  这张照片,拍摄于河南省周口市的西华县。一望无际的万亩良田,贾鲁河水量丰沛,两岸遍植绿树,河道治理成效显著。

  结束语:河南省有17个地市,这17张照片固然不能体现它们的全貌。但是,通过这些40多年前的航拍照片,我们看到了河南过去的独特风貌。对比现在,可谓今非昔比,变化真是太大了。我们相信,河南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相关专题:老照片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史海钩沉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10:3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