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深圳日童遇刺后 女子就因这事儿遭传唤

京港台:2024-10-16 02:53| 来源:中央社 | 我来说几句


深圳日童遇刺后 女子就因这事儿遭传唤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纽约(专题)时报报道,深圳日本(专题)人学校一名10岁男童9月18日遇刺身亡后,有中国女子签署声明,期望抑制仇日情绪,却遭警方传唤。许多中国人对深圳事件感到悲伤,却难以表达,因为在中国,仇恨日本人已经成为政治正确。

  

  报道指出,深圳日童死亡当晚,有50多名中国人在东京参加烛光守夜活动,并发表声明说:“中国长期以来盛行的极端民族主义及仇恨教育,遮蔽了一部分人对日本的认知,甚至放纵了蒙昧与罪恶。我们也将致力于改变这种令人不安的现况。”

  也有许多人到深圳日本人学校门口献花、在线上线下举行小型追思会。

  报道说,在男童去世后一周,有年轻的活动人士发起纪念活动,并有200多人共同签署声明,其中一份写道:“作为中国公民,我们不希望在仇恨的土地上成长。”他们用本名签署声明,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尽管此举可能引来审查员和民族主义暴徒的猛烈抨击。

  报道指出,有一名签署声明的24岁女子遭两名国家安全警察传唤,并被审问了两个小时。警方称,该声明是“反华势力蓄意组织的行为,意图挑起事端,破坏中国社会的稳定”。该女子告诉纽时记者,警方只关心谁组织这份声明、为什么会有人签署,“他们对逝去的生命毫无尊重”。

  还有两名北京的法学教授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有朋友说,别写,别发声——因为会被骂。那孩子都死了——再不发声,我们都是共谋。噤声、沉默和回避都是对暴力的放纵,都是对逝者的漠视。”该文章在发布不久就遭删除。

  报道指出,许多中国人也对此事感到愤怒和悲伤,认为这名男孩是反日情绪的受害者。他们说,这种时候,即使是公开表达悲痛也会被视为异议,因为在中国,仇恨日本人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报道引述一名在欧洲生活多年的中国女性提到,她不敢和父亲谈论日本男童的死亡,因为害怕听到父亲说“活该”;“但如果民族主义情绪继续被煽动,这好像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在今年6月,江苏省苏州市也发生了等待日侨学校校车的日籍母子遭刺伤案,一名中国女子试图阻止这场攻击,却不幸身亡。当时许多人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表示,“他们活该”、“干得好!”同时称那名中国女子为“叛徒”。

  报道指出,反日内容充斥在中国的各种媒体。曾有一位前日本大使要求中国当局删除网络上有著错误信息的影片,却没有效果。该影片将中国的日本人学校描述为未来间谍的训练基地,或者展示了普通中国人殴打日本人的虚构戏剧。

  虽然中国短影音平台快手在深圳男童事件发生后对90个发布有害信息、煽动中日对立的帐号进行处罚。但有另一间短影音平台的前员工指出,反日内容很受欢迎,因为它能吸引流量,且通常不会受到政府审查。

 

相关专题:深圳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5 00:3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