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量子纠缠的速度有多快?科学家记录瞬时速度

京港台:2024-10-26 03:14| 来源:cnBeta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量子纠缠的速度有多快?科学家记录瞬时速度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科学家们开发出了研究量子理论快速过程的模拟,揭示了量子纠缠及其形成的奥秘。这些研究成果详细说明了如何在几阿特秒内量化和观测纠缠,表明在理解量子事件的时间动态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个原子被激光脉冲击中。 一个电子被扯出原子,另一个电子则转移到能量更高的状态。 图片来源:维也纳工业大学量子理论与时间:揭示瞬时效应

  量子理论涉及在极短的时间尺度内发生的事件。 过去,这些事件被认为是瞬间发生的,中间没有任何时间间隔:一个电子绕着原子核运行,眨眼之间,它突然被一道闪光射出。 同样,两个粒子相撞后也会立即发生"量子纠缠"。

  然而今天,科学家们可以研究这些近乎瞬时效应的确切时间。 维也纳理工大学(TU Wien)的研究人员与来自中国的团队合作,开发了计算机模拟来探索这些超快过程。 通过这些模拟,我们可以了解量子纠缠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分之一秒内形成的。 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上。

  阿秒是时间的极小部分,仅持续一秒的五十亿分之一(十亿分之一的十亿分之一,或10-18)。 它通常用于测量量子物理学中的超快现象,如原子内电子的运动。

  如果两个粒子发生了量子纠缠,那么分别描述它们就毫无意义。 即使你对这个双粒子系统的状态了如指掌,也无法对单个粒子的状态做出清晰的描述。"可以说,粒子没有单独的属性,它们只有共同的属性。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即使它们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它们也会牢牢地结合在一起,"维也纳理工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约阿希姆-伯格多尔费教授解释说。

  在纠缠量子粒子的实验中,科学家们通常希望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这种量子纠缠--例如,如果他们想将量子纠缠用于量子密码学或量子计算机。"另一方面,我们感兴趣的是另外一些东西--找出这种纠缠最初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哪些物理效应在极短的时间尺度内发挥了作用,"出版物的作者之一伊娃-布热济诺娃教授说。

  量子诞生时间与纠缠

  研究人员观察了被极强的高频激光脉冲击中的原子。 原子中的一个电子被撕裂并飞离。 如果辐射足够强,原子中的第二个电子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它可能转变为能量更高的状态,然后以不同的路径绕原子核运行。

  因此,在激光脉冲之后,一个电子飞走,另一个电子以未知能量留在原子中。约阿希姆-伯格多尔费尔(Joachim Burgdörfer)说:"我们可以证明,这两个电子现在是量子纠缠的。只能把它们放在一起分析,才可以对其中一个电子进行测量,同时了解另一个电子的一些情况。"

  现在,研究小组已经能够利用一种结合了两种不同激光束的合适测量协议,证明有可能实现这样一种情况,即飞离的电子的"出生时间"(即离开原子的时刻)与留下的电子的状态相关。 这两种特性是量子纠缠的。

  "这意味着,飞走的电子的诞生时间原则上是未知的。 可以说,电子本身并不知道它是何时离开原子的,"伯格多尔费尔说。"它处于不同状态的量子物理叠加中。 它离开原子的时间点既早又晚"。

  我们无法回答它"真正"是在哪个时间点--量子物理学中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实际"答案。 但答案与原子中剩余电子的状态--也是未确定的--存在量子物理联系: 如果剩余电子处于较高能量状态,那么飞走的电子很可能是在较早的时间点被撕裂出来的;如果剩余电子处于较低能量状态,那么飞走的自由电子的"出生时间"很可能较晚--平均约为232阿秒。

  "这几乎是一个难以想象的短时间:一阿秒是十亿分之一秒。然而,这些差异不仅可以计算,还可以在实验中测量。我们已经在与希望证明这种超快纠缠的研究团队进行洽谈。"

  这项工作表明,仅仅将量子效应视为"瞬时"是不够的: 只有当我们设法解析这些效应的超短时间尺度时,重要的相关性才会显现出来。"电子并不是从原子中跳出来的。 可以说,它是一种从原子中溢出的波,而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伊娃-布热津诺娃说。"正是在这一阶段发生了纠缠,随后可以通过观察两个电子来精确测量其效果"。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12-8 23:3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